海洋資源面臨枯竭,繁育“海寶寶”腳步不停。剛剛過去的一年,大約有405億單位的魚、蝦、蟹、貝、藻等苗種都出自象山。全縣24家水產苗種企業,能提供27個種類的“海寶寶”,擁有大黃魚、黑鯛、壇紫菜、縊蟶、泥蚶等6家省級水產良(原)種場,產值約1.31億元。
去年,我縣水產種業亮點紛呈。在餐桌上,以美味著稱的的小黃魚、大黃魚相繼迎來它們的“重生”元年。去年7月,我縣舉辦了“象山全人工養殖小黃魚發布會”, 經過6年技術攻關,我縣科技與水產技術推廣部門與省農科院、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及相關企業合作,終于取得小黃魚全人工養殖重要突破。該項技術填補了國內外空白,有力助推海水養殖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小黃魚人工育苗已突破200萬尾。
去年9月,由象山港灣水產苗種公司與寧波海洋與漁業研究院、寧波大學聯合申報的大黃魚“甬岱1號”獲國家新品種審定;12月,這個“新生”大黃魚,還亮相在廣州舉辦的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這是我縣相關企業與科技工作者經過10多年的選育研究,以2007年從岱衢洋采捕的野生大黃魚為基礎群體,采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5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普通大黃魚相比,該品種21月齡生長速度平均提高16.36%,體型勻稱細長,填補了國內大黃魚養殖領域高品質大黃魚種質供給的空白,漁民養殖效益能提高20%以上。目前該品種已在寧波、臺州、溫州、寧德等地進行推廣。
此外,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場建設項目獲支持力度創下新高。對寧波甬盛水產種業有限公司來說,去年可謂“喜事連連”。該公司不僅領到了全省首張海水水產苗種產地檢疫電子合格證,而且由該公司承擔的國家級泥蚶種質資源場建設項目獲農業農村部立項,并獲得中央財政資金1000萬元補助,首批資金350萬元已經到位。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