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春正在看他培養的金魚。石美祥攝
這個春節,閩侯縣荊溪鎮關中村潘氏觀賞魚養殖場負責人潘國誠喜上眉梢:今年首批魚苗提前1個月成功孵化,幼苗成活率從往年的92%提高到95%,產量有望在去年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
與此同時,閩侯縣金魚協會會長張文春也透露一個喜訊:春節期間,閩侯金魚銷量大增,比往年同期增加60%,“主要得益于各大金魚養殖場加強了網絡平臺的銷售,再加上閩侯金魚的知名度,在市場上受到熱捧”。
產銷兩旺!新年伊始,中國金魚之鄉就展現出不凡實力。據了解,閩侯縣的金魚養殖接連實現突破。去年,全縣金魚產值首次突破2億元,近一年該縣增加10家金魚養殖場,如今全縣有金魚養殖場40多家,數量和規模均居全市第一。
金魚養殖如何提質增效,讓閩侯金魚游得更快,游得更遠?張文春計劃建設全國獨一無二的金魚文化博物館,通過文化旅游的形式帶動金魚產業發展。
“過去10年,我都在搜集與金魚相關的一些老物件。”張文春介紹,他收集的物件中既有民國時期福州地區生產的金魚脫胎漆器、金魚茶具,也有從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海淘”的金魚瓷器和金魚飾品等,“我搜集這些老物件用于打造金魚文化博物館,就是想通過它們展示福州地區的金魚文化”。
對于金魚文化博物館的打造,張文春已經有了計劃。他說,博物館設計為2層,第一層展示閩侯縣特有的新品種金魚,第二層集中展示與金魚相關的老物件,“金魚文化博物館建成后,將進一步打響閩侯金魚品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