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打好種業翻身仗部署,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開展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及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總體方案(2021—2023年),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作物、畜禽、水產種質資源普查。
對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通知》明確,2021-2023年,用3年時間啟動并完成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實現對全國所有養殖場(戶)主要養殖種類的全覆蓋。通過此次普查,摸清資源家底,有效收集和保護珍稀瀕危資源,實現應收盡收、應保盡保。
《通知》要求,要按照“全國統一領導、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對農作物、畜禽和水產種質資源普查實行統一部署、分頭實施、整體推進。農業農村部成立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等具體工作。在有關單位分別設立農作物、畜禽、水產種質資源普查工作辦公室以及技術專家組,分頭負責普查工作推進落實、技術支撐和服務。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成立領導小組和技術專家組,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加強普查力量配備,強化部省縣級普查工作協調統一。
近期,農業農村部還將組織開展普查技術培訓、印發相關技術手冊,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開展。
就此次種質資源普查問題,農業農村部負責人最近回答了記者提問。其中,與水產種質資源普查有關的如下。
問:中央提出要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請問開展此次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對打好種業翻身仗有何意義,目標是什么?
答: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農作物品種歷經7-9次更新換代,每一次都是從資源上先突破,種質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種業之爭本質是科技之爭,焦點是資源之爭。誰占有了更多種質資源,誰就掌握了選育品種的優勢,誰就具備了種業競爭的主動權。沒有自主的資源,就沒有自主的品種。我國是種質資源大國,但還不是種質資源強國。目前,許多種源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重要原因就是優異種質資源儲備不足,精準鑒定挖掘不夠。要打好種業翻身仗,實現種源自主可控,必須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當務之急是要開展資源普查,摸清資源家底。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分別于1956-1957年、1979-1983年開展了兩次農作物種質資源征集,保護了一大批資源;于1979-1983年、2006-2009年開展了兩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基本掌握了除青藏高原區域以外的大部分地區畜禽遺傳資源情況;水產方面還沒有開展過全國性的普查。農業種質資源分布狀況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直處于動態變化中。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氣候環境變化以及農業種養方式的轉變,農業種質資源數量和區域分布發生了很大變化,部分資源消失的風險加劇,一旦滅絕,其蘊含的優異基因、承載的傳統農耕文化也將隨之消亡,損失難以估量。因此,迫切需要組織開展新一輪普查,摸清我國農業種質資源家底和發展變化趨勢,開展搶救性收集保存,這是打好種業翻身仗的首要任務,更是事關農業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
這一輪普查,我們計劃利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農作物、畜禽和水產種質資源普查,摸清全國種質資源種類、數量、分布、主要性狀等家底,明晰演變趨勢,發布種質資源狀況報告,有效收集和保護珍稀、瀕危、特有資源,實現應收盡收、應保盡保。
問:據了解,此次普查中水產種質資源普查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次,請介紹具體情況。
答:改革開放以來,在“以養為主”的發展方針指引下,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019年的水產養殖總產量超過5000萬噸,占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達78%以上,是世界上唯一養殖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這個發展過程,大量的水生生物資源被發現、馴化、培育成了水產種質資源。“六五”期間,在長江、珠江和黑龍江進行了草魚、鰱、鳙的原種收集與考種研究(俗稱“三江考種”)。此后,除育種研究進行的零星種質調查收集外,還沒有對水產養殖種質資源進行過全國性普查。
水產種質資源是推動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的必備物質基礎,此次全國水產種質資源普查是首次,主要完成3項重點任務。
第一,開展基本情況普查。對分布在全國的魚、蝦蟹、貝、藻、棘皮、兩棲爬行等水產養殖種質資源進行普查,摸清資源種類、群體數量、區域分布、保護利用等情況,實現原種、地方品系、新品種和引進種全覆蓋。
第二,開展重點調查與收集保護。依托有關專業機構開展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的特征特性測定、遺傳多樣性評價等重點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采取活體和遺傳材料保護相結合的方式,活體資源納入原良種場、保種區保護,相關遺傳材料提交國家種質庫保存。
第三,建立資源數據庫和發布資源名錄。建立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數據庫,納入全國統一的農業種質資源數據庫平臺;編寫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普查報告、資源狀況報告,發布國家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名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