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隨著氣溫回暖,我省大部分地區的池塘養殖將進入養殖生產階段,越冬池塘的大宗魚類開始分塘養殖,越冬后的魚體抗病力較差,體質瘦弱,在捕撈、運輸、放苗、分塘時操作要輕微小心,避免造成魚體機械損傷而感染疾病,應提前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工作;虹鱒魚養殖正是生長旺季,在做好細菌性病害防控的同時要做好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防控。
一、病情預測
1、草魚:易發生水霉、赤皮病等。重點關注區域為白銀、酒泉、臨夏、慶陽、平涼等地區養殖場。
2、鯉魚、鯽魚:易發生水霉、豎鱗、赤皮病等。重點關注區域為蘭州、白銀、酒泉、臨夏、慶陽、平涼等地區養殖場。
3、鰱鳙魚:易發生打印病。重點關注區域為酒泉和慶陽地區的養殖場。
4、虹鱒、鱘魚:易發生爛鰓、腸炎病,重點關注區域為隴南地區文縣漢坪嘴水庫、卓尼九甸峽水庫和臨夏州劉家峽水庫。虹鱒魚養殖場重點關注苗種的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一旦發現有(體色發黑、昏睡、上下竄跳、拖便等)疑似癥狀的個體,請及時按相關程序報告。
二、預防措施
1、池塘消毒。魚種放養前10-15天,用生石灰75kg/畝化漿后潑灑消毒。或帶水清塘,水深1米時用生石灰150kg/畝全池潑灑。經過消毒的池塘一般要暴曬7天,待毒性消失后投放苗種。
2、魚種消毒。在苗種分塘放養時,要做好苗種、養殖水體、使用工具的消毒工作,用3-5%的食鹽水進行魚體浸泡消毒,操作時要動作輕,在拉網運輸和投放魚種時,小心操作,盡量避免損傷魚體。
3、苗種采購。建議從國家級或省級良種場采購苗種。特別是采購鱒魚發眼卵和魚苗時,嚴禁從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疫區采購魚苗魚卵,跨境購卵、購苗時必須索要“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防止輸入性疾病的傳播。
4、加強日常管理。開春后,氣溫變化無常,晝夜溫差較大,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調整苗種入塘放養時間,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5、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
預防方法: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對養殖設施、運輸工具、養殖工具、養殖用水等進行消毒,對病魚實行隔離飼養,限制病毒擴散蔓延。飼料中可添加大黃等中草藥,增加魚體免疫力。
染疫處理:對已經感染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的養殖場,應立即進行隔離養殖;生產工具、運輸工具嚴格消毒,死魚深埋,不得隨意亂棄;病魚不準外運銷售,按照相關程序報告疫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