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地方水產養殖業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制訂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發布。該標準的發布,目的是在近些年水產養殖產業環境發生變化的情形下,對地方水產養殖業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進行政策性的指導,進一步促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水產養殖業是我國的基礎農業之一,同時也是污染水體環境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在我國水產養殖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未經凈化的養殖廢水任意排放的現象屢禁不止,水體面臨嚴重的污染危機,水體富營養化和赤潮的災害時有發生。近些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文件,均要求嚴格控制水產養殖污染。
在業內人士看來,該標準的發布對于水產養殖行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領土幅員遼闊,水資源的分布卻極不均勻,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區域間的水資源差異十分巨大。雖說水體受污染后的影響大致相同,但每個區域水資源存在的具體問題以及表現的卻是不同的。因此,為規范各地方水產養殖業污染控制標準的制訂,由國家制訂的《技術指南》,對地方性政策的制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前提下,不同地區都制定了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海璟水產的工廠化海水水產養殖方案實現了全封閉、全自動循環管理
以宿州海璟水產養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海璟水產)為例,其技術團隊在工廠化海產品養殖領域長期潛心研究,對養殖用水進行全自動、封閉式循環處理利用,解決了水資源浪費和養殖廢水的排放難題,推動了零排放、零污染的環保目標的達成,為解決養殖廢水對地方水資源的污染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秉承“生產有機高品質水產品、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經營理念,海璟水產將RAS全自動循環水產養殖系統等整合到養殖管理體系,實現了物聯網+大數據+生態養殖技術的結合,做到了數據監測、信息追蹤和品質監控的統一,打造出了全新的智能化、自動化的工廠化養殖模式,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質凈化的效率。
全封閉式的工廠化海水養殖生產管理方式、以及智能化的養殖技術體系,為“野生生態”的模擬提供了充分的條件。海璟水產的魚蝦始終處在最優質的養殖環境,養殖全過程可杜絕抗生素、激素等獸藥的使用,真正實現了水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零藥物、零激素、零添加劑的食品安全目標。
海璟水產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可持續性水產養殖”理念倡導下,在智慧漁業即將騰飛的歷史契機下,海璟水產堅持技術與管理并重,環保與安全兼具的發展理念,將有機生態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高度整合,在遠離海岸1000多公里的內陸,傾力打造出穩定可控的、最適宜魚蝦生存的“海洋養殖生態”,突破了海水養殖的固有思路,實現了“無地域界限養殖”的行業夢想。
據悉,本標準發布實施后,相關省級政府,紛紛應按照國家有關要求,根據地方水產養殖業生產與污染防治情況,調研水環境質量改善需求,因地制宜地確定水產養殖污染防治的主要模式,并制訂發布地方水產養殖業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