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在稻蝦鱉連作共生基地收攏捕蝦。
捕撈后的龍蝦將通過智能龍蝦分揀機,按照規格克數分揀成小蝦、中蝦和大蝦。
工人們在分揀中心忙著分揀龍蝦。
6月8日,銅陵市普濟桑田稻漁生態發展公司,工人們在稻蝦鱉連作共生基地收攏捕蝦、在分揀中心清洗龍蝦分揀稱重,小龍蝦裝箱進行編碼后,再經由專業冷鏈物流送往市場。
“每年的4月底到6月中下旬是龍蝦收獲季,我們平均每天發送龍蝦2萬斤。”普濟桑田稻漁生態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吳勝華說,公司去年首批稻蝦鱉連作共生試驗成功,與傳統單一稻田種植模式相比,稻蝦混養平均每畝增加純利潤500至1000元,稻蝦鱉連作共生可以再增加純利潤1200元,且共生模式養殖的鱉以龍蝦為食,基本類似野生狀態,品質好,極受市場青睞。
普濟桑田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臨近郊區灰河鄉馬洼村,注冊資金1000萬元,是安徽省普濟圩現代農業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一期投資5000萬元,已建成5232畝稻漁共生基地項目,其中包括4000畝稻蝦連作共生基地、400畝與安徽省農科院水產所的合作“沿江平原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優選與技術集成示范”、500畝淡水澳龍稻田綜合種養基地、200畝稻鴨共生基地、100畝稻魚(特種魚類)共生基地。此外,該公司還與中科大合作了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即小龍蝦通過智能分選機分揀,打包裝箱后,利用手機端app,隨時掌握到小龍蝦集裝箱運輸動態,做到產品可溯可查。
據介紹,今年以來,郊區灰河鄉創新招商方式,優化營商環境,與普農集團構建高質量發展“命運共同體”,圍繞小龍蝦、秸稈綜合利用、糯米加工三大主導產業,打響特色,做強品牌。同時,積極為企業提供政策、平臺支持,幫助企業對接省、市農村農業和科技部門,在分揀設備項目申報、蝦稻田改造等方面提供助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這個項目帶動了一批上岸漁民務工,每年龍蝦捕撈季,大約3到4個月短期務工,每戶增加收入3到4萬元。”吳勝華說,目前,為公司務工的上岸漁民主要來自郊區江北三鎮,高峰期時有76名。同時,分揀中心的工人們主要為周邊村民,這項工作勞動強度不大,工作時間一般從早晨到中午結束。
“鄉村振興,企業責無旁貸。”吳勝華說,公司下一步將為周邊種養殖大戶提供種養殖、分揀、銷售全產業鏈技術引領,帶動更多農戶增加家庭收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