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成果“國審新品種羅非魚壯羅1號的選育與應用”喜獲2020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
7月30日,2021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會上對2020年度獲得廣西科學技術獎的成果進行了表彰。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朱佳杰博士主持的成果“國審新品種羅非魚壯羅1號的選育與應用”喜獲2020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審新品種羅非魚壯羅1號的選育與應用”由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和南寧市其威水產畜牧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該成果主要圍繞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病開展抗病遺傳機理、育種技術、新品種選育與應用等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首次基于DNA甲基化水平解析了羅非魚抗病性狀形成的遺傳機理,在國際上首次創建了羅非魚抗細菌病性狀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發明了“一種吉富羅非魚抗無乳鏈球菌病優良品系的選育方法”的育種專利,實現了抗病性狀和生長性狀的同步選育。育成的抗無乳鏈球菌病羅非魚新品種“壯羅1 號”(GS-01-004-2018),屬國內外首個,也是廣西首個魚類國審新品種。在同等養殖條件下,與普通吉富羅非魚相比,“壯羅1號”抗無乳鏈球菌病感染能力平均提高25.6%,養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9.2%,生長速度平均提高12.1%。近三年,在我國和越南累計推廣“壯羅1號”羅非魚苗種1.23億尾,養殖面積達5.75萬畝,新增產值7.97億元,新增利潤1.19億元。
該項研究成果開創了我國羅非魚抗病良種選育的先河,為羅非魚養殖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種業保障和技術支撐,也為廣西水產種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和開發東盟國家市場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