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北京日報:日前,延慶縣在媯水西湖首次開展冬季增殖放流活動,投放草魚、鰱魚、鳙魚的魚種4.5萬尾,在凈化媯水西湖乃至官廳水庫水質的同時,有效恢復了縣內河湖的漁業資源。
媯水西湖是延慶縣城內的主要水域,屬于官廳水庫上游,漁政部門每年都會在此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近年來,這里的水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05年開始,為改善官廳水庫漁業資源和水質,延慶、懷來兩縣漁政部門在官廳水庫聯合實施了兩年封庫禁漁,并制定了增殖方案。
延慶縣共有池塘4000多畝,從事水產養殖的人員300多人,冬季池塘缺氧浮頭的現象時有發生。其主要原因是養殖戶受管理條件限制,一到冬季就把多個魚塘的魚種集中在少數魚塘里越冬,導致養殖密度過大,水下氧氣不足,造成了魚的死亡。這些魚種沒有達到上市的規格,因此只能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針對上述情況,延慶漁政部門決定開展冬季放魚。他們從養殖戶手中購買魚種,利用冬季的低溫保證了魚種運輸過程中的成活率高。
此次冬季增殖放流前后歷時5天,漁政人員每天到養殖戶的池塘破冰拉網,收購魚種,然后立即將其運輸到媯水西湖岸邊進行投放。據悉,延慶縣漁政部門投資4.5萬元,從養殖戶手中購買規格在100克到150克的草、鰱、鳙魚種合4.5萬尾投放于媯水西湖。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