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大閘蟹造假、炒作的消息屢見不鮮。從外地運來,在湖水中放一放就撈出的“洗澡蟹”,以及只在湖邊存一夜就打標簽的“聽濤蟹”,把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數字撐得虛高。面對這些情況,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借助遙感衛星掌握大閘蟹養殖狀況,助他們一臂之力的是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以下簡稱高分專項)。
“江蘇是產蟹大省,產量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江蘇省農科院信息中心遙感大數據方向負責人毛星介紹說,“人工統計的傳統養殖方法耗時耗力,難以及時準確獲得養殖狀況。然而高分專項可以為多尺度、全覆蓋、長時序的養殖監測提供技術支持。”
談到產量問題,毛星表示,結合一些統計數據,加以遙感衛星輔助,監測產量在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基于高分二號衛星獲取的多光譜數據,結合深度學習技術與計算機系統,可以實現對大閘蟹養殖面積的智能識別。由于一定養殖面積下螃蟹的“畝產”是大致確定的,所以總產量也可以推算出來。“大閘蟹只是個例子,未來還可以推廣到不同的水產養殖對象。”毛星補充說。
事實上,除了水產,耕地種植調查監測同樣是高分專項的應用方向之一。蘇州中科天啟遙感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亞軍解釋說,作物精準識別也是遙感技術的強項。該公司產品經理魏真以徐州新沂市小麥種植補貼遙感精算為例,展示了耕地地塊與作物識別的實際應用。這一應用解決了種植補貼政策實施過程中各方對實際種植情況無法準確掌握、補貼金額無可依據的問題,其結果也可進一步為區域農業生態生產總值核算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環境監測也是高分專項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從高分徐州數據分中心獲取數據后進行處理,可用于生態紅線監測。高分南京應用中心副主任、來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28研究所的彭向陽表示,高分專項已經應用于長江經濟帶(南京段)的環境監測,通過綜合來自高分專項在內的多方數據,系統可以實現對水、氣、船、園、岸5個重要領域的多元全方位動態感知體系。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稱,在太湖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當中,衛星遙感已經和無人機一樣成為重要的技術手段,共同組成了“水陸空天”立體監測監控體系,在藍藻監測預警、生態地面監測等多項任務中發揮作用。
在江蘇省,高分專項已建成1個數據中心和4個分中心,并由東南大學牽頭,聯合省氣象局共同建設和運營。眾多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都是高分專項成果的受益者和轉化者,這些機構發揮各自的職能和優勢,共同構成了江蘇省高分應用產品的7大模塊:智慧城市、生態保護、智慧交通、水利水文、資源調查與監測、智慧農業、氣象。
談到高分專項和以上具體應用的關系,來自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的工作人員作了解讀:“打個比方來說,我們提供的高分數據就像是食材,各個機構開發出的具體應用就像是菜肴。我們的期望就是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能把數據用好,把這道菜做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