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8月30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范海瑞 通訊員 段海)初秋,在位于合黎山腳下的公家墩水庫,高臺縣巷道鎮正遠村村民汪建民正在將打撈出來的大閘蟹分揀、裝箱。“個頭大的一斤能賣100元,個頭小一點的也能賣到60元,主要銷往蘭州、上海等地,市場供不應求。”汪建民樂得合不攏嘴。
黑河在高臺穿境而過,形成了大面積的濕地、沼澤和湖泊,并擁有十多座洼地水庫,水產養殖條件得天獨厚。2015年,汪建民外出考察時發現了水產養殖的商機,當年就承包夾溝湖水庫開始養殖螃蟹。為掌握養殖技術,汪建民在向書本學的同時,向江蘇的專家請教,逐漸積累了養殖經驗,養出的螃蟹個大肥美,當年就取得了不錯的收入。2016年,汪建民又承包了公家墩水庫,大閘蟹養殖水域面積達到了近800畝。
“去年賣了50多萬元,今年的螃蟹個頭明顯比去年大,質量也更好,收入預計比去年增加30%左右。”汪建民告訴記者。
近年來,高臺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態水產養殖,通過調優水產品養殖結構,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引進外來資金和養殖技術,推進湖庫大水面無公害養殖模式,引導養殖戶走產業化養殖、品牌化經營的路子,著力培育漁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幫助水產養殖戶增收致富。今年,全縣螃蟹養殖面積達7400畝,預計年產螃蟹110噸,實現產值800多萬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