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耙短小,體呈茶黃色,腹部灰白色,體側鱗片邊緣灰黑色.....在三水區南山鎮六和村委會蒲四村,一種在蒲坑水庫生長的鯇魚悄悄成為“網紅”,肇慶、清遠乃至廣州、深圳的商家都慕名而來購買、品嘗,養魚年產值達1000萬元。
近年來,南山鎮堅持“一村一品”的培育,發展四大家魚等水產養殖,進一步壯大鎮域經濟。近日,第二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和第三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認定名單結束公示,蒲四村以鯇魚產業進入專業村擬認定名單。
俯瞰三水區南山鎮,風景優美魚塘連片。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蒲坑魚暢銷廣佛肇
在蒲四村,一口口清澈的魚塘“藏”在山水之間。魚餌落水,魚兒爭相搶吃,十分生猛,它們就是蒲四村依托佛山市新哥農業有限公司打造的拳頭產品——蒲坑有機生態鯇魚,坊間俗稱“蒲坑魚”,年產值達1000萬元。
俯瞰三水區南山鎮蒲四村,一口口清澈的魚塘“藏”在山水之間。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佛山市新哥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林鏡新介紹,之所以叫“蒲坑魚”,是因為它們是用抽取蒲坑水庫的水源養殖。作為土生土長的六和本地人,從小林鏡新的父輩常常到蒲坑水庫打魚。每逢吃到這一大自然的饋贈,他都會被那鮮甜可口的滋味所征服。看中蒲坑魚的潛力,從2015年開始,他就養殖起蒲坑魚。
在林鏡新看來,南山鎮水體綠色干凈,近乎活水養魚,肉質更鮮美,口感更緊實。而且“蒲坑魚”的養殖周期較其他塘魚多了半年,“魚味”更濃。在上市前,“蒲坑魚”還會被放到清水塘中吊養3個月,進一步瘦身,去除“泥味”。
“在這些清水塘,我們除了蒲坑魚,沒有養殖其它的動物,所以很環保、生態。”林鏡新說,在這幾個月內,“蒲坑魚”不僅要絕食,還要不斷地游動、鍛煉,去除身上的泥味,降低脂肪含量。經過瘦身后的蒲坑鯇魚魚身修長,魚腩沒那么肥,魚背上的肉比較厚實。
目前,該公司共有450畝魚塘養殖蒲坑魚,年產量達100萬斤,產品主要銷往珠三角地區廣佛肇區域。“蒲坑魚”推向市場后深受歡迎,不僅得到周邊市場、飯店采購,就連廣州、深圳的商家都慕名而來。目前每天的銷售量達到一千斤左右,供不應求。
“一村一品”培育壯大水產產業
一條小小的“蒲坑魚”為何能夠成為村民們的“致富魚”?近年來,南山鎮依托獨特的山水自然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發展四大家魚等水產養殖,為助力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俯瞰位于三水區南山鎮的粵港澳大灣區現代都市農業綜合示范基地項目,生態魚塘連片。佛山日報記者王澍攝
據南山鎮有關負責人介紹,南山鎮一直堅持“一村一品”的培育,積極謀劃適合各村發展的主導產業。其中,考慮到六和蒲四村地處山水間,水資源豐富,很適合發展水產養殖業,蒲四村積極發展以四大家魚養殖為主導的產業,將特色水產養殖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產業來抓,特別是依托佛山市新哥農業有限公司,帶動周邊養殖戶致富。
近年來,附近一些養殖戶看到水產養殖行業前景好,市場大,紛紛向林鏡新請教致富的秘訣。對此,林鏡新按照成本價向周邊養殖戶銷售魚苗和飼料后,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以及對他們養殖的蒲坑魚進行收購,為養殖戶們打開銷路。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在佛山市新哥農業有限公司的帶動下,不少養殖戶每年增收2萬元。接下來,南山鎮將持續深化鄉村振興戰略“一號工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強“優質水產”優質農業品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