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伏季休漁期已在半個月前結束,萬艘牧漁耕海的漁船也已陸續滿載而歸。記者1日從汕頭海關獲悉,汕頭某水產品科技有限公司已于日前完成開漁后捕獲的第一批魷魚、金鯧魚加工,并向該關申報出口,這批水產品將第一時間“搶鮮”上市,被端上海外餐桌。
“5-10月是水產品加工出口的旺季,特別是在休漁期結束之后進入高峰期。這時候的魷魚、金鯧魚十分肥美,深受客戶的喜歡。”汕頭某水產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得益于海關及時推送了國外最新技貿政策,強化水產品質量風險監測,使得該企業在歐美等國家訂單也大幅增加。
原來,上述企業提到的海關幫扶措施,是汕頭海關提出“提質護航”倡議中的一個舉措。據介紹,為積極促進地方外貿穩增長,汕頭海關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出“提質護航”倡議,聚焦地方產業特色,念好“技術經”,打好“服務牌”,助力粵東水產品走出國門、擴大出口。
為多方位推動粵東地區的水產品出口可持續發展,汕頭海關不僅派員到相關企業指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自檢自控體系,提供了全天候預約辦理通關手續服務,優先辦理鮮活、易腐商品通關手續,而且還積極向企業推介國際海產標準資訊,幫助企業及時了解相關商品的各類檢測標準和最新行業動態;根據FSI系統的預警資訊,不定期向企業提供相關商品質量控制的建議;密切跟蹤研究主要出口目的地技術性貿易措施,動態推送國外通報召回等預警信息;加強風險監測工作,加強對水產品污染物、水生動物疫病風險監測和檢測,確保出口水產品品質達標。
此外,汕頭海關還深入企業開展“穩增長”調研,為粵東地區的水產行業發展把脈問策,幫扶關區企業凍對蝦恢復出口英國、牡蠣產品恢復出口新加坡;通過召開政策宣講會、專題座談會等,指導關區水產企業關注進口國相關準入要求、通關新政、技貿措施等,避免經濟損失。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汕頭海關共監管水產品出口4.34萬噸、貨值33.75億元,同比增長45.03%、59.15%。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