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水源豐富優質,氣候溫暖宜人,依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孕育了獨具地域特色的羅非魚產業。
據悉,茂名羅非魚養殖面積26萬畝,年產量超20萬噸,年出口量超10萬噸,出口額超3億美元,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基地和出口地。目前,羅非魚出口加工企業18家,經海關備案的出口備案羅非魚養殖場147家。湛江海關所屬茂名海關積極幫扶企業應對疫情影響,不斷開拓新興海外市場,開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擦亮茂名羅非魚出口品牌,守護舌尖上的“魚”味。
多元化開拓出口新渠道
作為中國出口量最大的一條“國際魚”,茂名羅非魚色澤亮麗,肉質鮮嫩,刺少肉肥,顏值與美味并存,漂洋過海成為老外餐桌上的寵兒。
茂名海關強化監管,抓住以質取勝這個關鍵點,助力企業拓展國際新市場:嚴把安全質量關,嚴格做好監督抽檢,對不合格產品不予出口;開展羅非魚疫病監測,對備案養殖場的生產、衛生、用藥、用料嚴格監管,從源頭上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督促指導企業做好原輔料采購驗收、生產工藝、成品檢驗、倉儲運輸等各環節的管控,嚴格按照進口國食品安全標準及要求進行生產,促進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質量安全體系,提高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同時不斷優化服務,引導羅非魚企業參加AEO“經認證的經營者”(AEO)認證,幫扶企業完善管理體系,重點培育2家龍頭企業成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及時向企業通報美國、歐盟、歐亞經濟聯盟等其他國家(地區)標準法規、技術性貿易措施等,幫扶企業提升自檢自控能力,規避貿易風險;幫扶企業開拓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加強對進口國相關政策的宣貫解讀,確保出口產品符合進口國要求,破解以往過度依賴歐美市場的單一局面。
據海關統計,今年1-9月,茂名羅非魚產品出口總重7萬噸、貨值15億元。
升級版打造出口新引擎
羅非魚全身都是寶,除了魚肉切片,魚鱗魚皮可做成魚膠原蛋白、明膠,魚骨及內臟做成魚粉、魚油,羅非魚加工副產品高值化利用,實現“一魚多吃”,成為茂名市出口創匯的新引擎。
茂名海關多方收集國外相關產品的出口信息,及時向企業推送,指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結合疫情期間的“宅經濟”需求,開發金湯酸菜魚等預制菜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了解企業出口意向后,提前介入,組織業務骨干開展“一對一”業務指導,講解食品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指導企業做好新產品生產線各環節的管控,不斷完善加工工藝,把好食品安全關。1-9月,茂名市出口膠原蛋白貨值367.4萬元,增長91.8%;魚明膠貨值3233.2萬元,增長85.9%。
茂名海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需,切實釋放更多的改革紅利,持續幫扶轄區水產企業擴大出口,將這條致富魚做大做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