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琴 文/圖)10月25日,陽光明媚,浪坪鄉浪水壩村9組大竹園產業示范園的魚塘,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三五釣友們正在悠閑地釣著魚。
當天在魚塘釣魚的董先生是彭水縣人,他經常和朋友到這里來釣魚。“一開始來這里釣魚是通過朋友推薦的,來了一次后,發現這里的環境很不錯,魚的品質也很好,現在一有時間都會約朋友一起來這里釣魚。”董先生說道。
趁著天氣晴好,村民謝從友拿著漁網,來到自己管理的魚塘,將水面的雜草落葉打撈干凈。“我把魚塘清理一下,最近來魚塘釣魚的游客比較多,要給大家提供一個舒適的垂釣環境。”謝從友邊打撈邊說道。
“我返鄉之初,建魚塘的地方是荒草雜生的低洼、泥淖地,荒廢了近30年,雜草都長到了膝蓋那么高。但是水質好,面積足足有40畝左右,不好好利用起來太可惜了。”謝從友站在魚塘邊回憶道。
2018年2月,謝從友牽頭成立酉陽縣康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500畝產業示范園,以“公司 村集體 農戶”的模式發展山地生態循環農業,魚塘就是產業項目之一。2019年初,在浪坪鄉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的支持下,謝從友將低洼區域筑壩成庫,建成了40畝魚塘,投放了鯉魚、草魚、鯽魚、青魚等近3萬余尾魚苗。
去年,謝從友的魚塘對外開放,僅一個月的時間就收入了1萬多元,由于謝從友的魚從來沒有喂過飼料,肉質鮮美,釣友們口口相傳。
“我們垂釣的收費標準是每人5個小時100元,今年國慶節期間最多的時候有30多個人來垂釣,從去年營業以來,有近20萬元的收入。”謝從友高興地說道,他們正在規劃修建生態養殖蛙場和產業路,今后,村民的增收渠道變得越來越多,浪水壩村的致富路也會越來越廣。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