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北京東城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因在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檢查中,發現市場上進口巴沙魚、鱈魚、三文魚、(南美)白蝦、(南美)紅蝦等五類水產品未按要求進行賦碼銷售的問題較為突出。從即日起,東城區市場監管局線上線下聯動,對上述五類水產品銷售情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執法人員通過“美團”“餓了么”“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線上外賣平臺,對巴沙魚、鱈魚、三文魚、白蝦、紅蝦等五類水產品進行關鍵字檢索,并按照檢索結果對轄區經營以上五類水產品的經營主體的線下實體門店或冷庫開展現場檢查,全面檢查各相關單位是否認真落實好五類水產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要求。
執法人員重點檢查各經營主體線上線下銷售的五類水產品標注的產地是否真實,是否存在“進口”冒充“國產”的問題;進口冷鏈食品是否落實“三證”(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入境檢驗檢疫證明)、“三!(專用通道進貨、專區存放、專區售賣)和“四無五不”(無檢驗檢疫證明、無核酸檢測報告、無消毒證明、無“北京冷鏈”追溯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采購、不使用、不運輸、不貯存、不銷售)等相關要求;以及進口冷鏈從業人員包括配送人員是否持有七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檢查中,東城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發現,個別經營主體銷售的經分裝或初加工的五類水產品,存在未按要求賦碼銷售、未落實進口冷鏈經營要求等問題。目前,東城區市場監管局已要求相關單位下架全部問題食品,待做好溯源管理和從業人員核酸檢測后,方可恢復銷售。同時,東城區市場監管局對問題企業總部開展行政約談,進一步強調進口冷鏈經營要求,要求企業切實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