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目前我們的蝦苗數苗器已經完全打開南方市場,在福建,有了解到我們產品的養殖戶還要求苗場用數苗器點過的苗才拿!這讓我感到有點意外,但與此同時,也說明中國的水產養殖行業確實有著很大數字化發展市場,我們的挑戰和機會同時來臨!”盧國興說道。
學水產養殖出身,養過種蝦,也當過文章編輯的盧國興從2020年底開始創業,與在信息技術行業的伙伴成立了海南快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漁科技)。隨即推出第一款蝦苗數苗器,讓傳統的人工清點蝦苗直接升級到機器數苗,清點一萬尾蝦苗,只需要30秒,大大地減少了苗場勞動力。也讓他和快漁科技重新、全新地在水產行業中亮相。
盧國興介紹,創業前,曾在一家知名苗企工作過多年,負責技術和管理工作,遇到過苗場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都會遇到的場景和問題,比如每天記錄大量的數據,而到真正想查閱時,翻找數據是一件工作量頗大的事情。確實,“記錄”、“數據”、“搜索”,對于絕大部分業者來說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這些也是關乎生產與利潤的關鍵環節。因此,在對市場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盧國興開始尋找團隊一起創業,直到現在,“智慧苗場”蝦苗數苗器已經在各大小育苗標粗場中廣泛使用,并且設備已經優化到20秒點完1.5萬尾蝦苗,甚至在沒有移動網絡的情況下也可以準確點苗。“成本低,本土化”是其最大的優勢。“從代替人工數苗,到逐步升級優化,我們的數苗器越來越成熟,甚至在國內客戶推薦下遠銷東南亞,而快漁團隊想要做的不僅是這些。”他說道。
據了解,快漁科技現正在針對苗場的需求,從基本的生產數據,到銷售數據,成本運營等多個方面,開發了一款的數字化管理軟件,全面打通苗場管理鏈條,做到合理生產,優化成本的運營效果。他告訴我們,有很多水產企業已經意識到數字化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嘗試過外包開發或者自己組織團隊,但都面臨幾個共同的問題:第一,作為水產企業,可以花重金請技術或管理人員,但是很少有企業愿意年薪百萬請個高級架構師(架構師的水平差距直接決定了產品的可用性),養一個開發團隊成本太高;第二,外包給軟件公司或者團隊開發,成本高不說,一般的軟件團隊沒有水產從業經驗,很難理解水產邏輯,不熟悉水產一線運用場景,開發出來的產品看似功能全面,但是沒有實用性;第三,不管是自己組建團隊還是外包,都需要管理層和開發團隊的反復溝通,會大量消耗企業管理人員精力。
而關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對他來說,就是將自身的從業經驗優勢發揮出來。盧國興介紹,他們開發的軟件可以類比一般的企業管理系統,但因水產行業和育苗企業的特殊性質,針對性地增加了很多功能,細節化管理各項數據,做到“心中有數”。此外,甚至可以實現企業定制化服務,更具針對性地提高生產效率。因此,在短短一年內,快漁科技已經為10多家水產企業開發ERP管理系統,包括苗種公司、工廠化養殖企業、供應鏈企業、設備生產企業和動保企業。“做好苗場服務,我們是認真的!”他強調到。
記者對蝦組調研團隊在海南走訪期間,盧國興與我們一起走訪了很多蝦苗企業,期間他最常問的問題是:在苗場運營中,最想、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數字化的改變是否帶來正向結果?相信未來他們還會給水產業帶來更多驚喜產品!
數字化管理的優勢正在逐漸滲透到水產養殖行業,這種“破圈”的力量會讓傳統的水產養殖行業發展進入另一個階段。類比畜牧業,我們認為其已經完成了數字化,進入工業化階段,相信水產養殖行業也會走上相同的路,我們也期待水產數字化服務企業的出現,能夠幫助水產行業加快這一進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