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蝦”的“晉級”之路 從鎮級工程到省級園區,南美白對蝦產業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
發布時間:2021/12/16 14:52:17 來源:江門新聞網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在珠三角地區,市民餐桌上的南美白對蝦,有七成來自新會大鰲。”新會區大鰲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黃偉強說。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
從一只蝦到連片蝦塘,上千名養殖戶的日夜辛勞,支撐起新會發展南美白對蝦產業的底氣。

每隔3小時觀察蝦苗狀況、檢查水質……這是大鰲鎮年輕水產養殖戶黃劍秋每日的工作。
“在珠三角地區,市民餐桌上的南美白對蝦,有七成來自新會大鰲。”新會區大鰲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黃偉強說。
連片的蝦塘、上千名養殖戶的日夜辛勞,支撐起了新會發展南美白對蝦產業的底氣。新會區正加緊擘畫“一只蝦”產業藍圖,構建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富裕的全新格局。
新會區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聚力產業振興,引入龍頭企業,帶動創建新會南美白對蝦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前不久召開的新會“兩會”也指出,要加快農業現代化,創建南美白對蝦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創建南美白對蝦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已成為新會未來五年發展的目標。作為產業振興的重要一環,新會加緊打造南美白對蝦區域品牌,力爭在省級、國家級層面展露“拳腳”與“肌肉”,讓越來越多的新會南美白對蝦“蹦”上百姓的餐桌。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任曉盈 殷浩軒
固本強基 做強“一只蝦”工程
每隔3小時觀察蝦苗狀況、檢查水質……這是大鰲鎮年輕水產養殖戶黃劍秋每日的工作內容。“養蝦不同于養魚,變數大,有時候,一場雨、一陣風,就對蝦苗生長造成威脅。”黃劍秋說。他是大鰲鎮豐秋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專注南美白對蝦、泥鰍的養殖,身上有著大鰲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勤勞勇敢、勇于開拓的精神。
大鰲鎮是新會南美白對蝦產業核心區,有3000多戶水產養殖戶,其中不乏年輕面孔和外地優質企業。為何大鰲鎮的南美白對蝦產業能夠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這與其優越區位環境、科學發展模式、廣闊發展前景息息相關。
大鰲鎮位于新會區東南部,是西江下游磨刀門水道沖積而成的江心島,屬低沙田地區,地勢平坦,河網交錯,土壤肥沃,水資源優質豐富,水產養殖面積約2000公頃,其中八成以上用于養殖南美白對蝦。大鰲鎮是全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示范鎮、廣東省特色水產養殖示范鎮,該鎮東風村和新聯村(南美白對蝦)獲評2021年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
“開發一個品種,深化一門科學,形成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近年來,大鰲鎮大力推廣“一只蝦”工程,對水產養殖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進行引導。
在創新養殖技術、培養人才方面,大鰲鎮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帶起來、鉆下去”的模式,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水產養殖戶,并采用“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大戶+散戶”的模式,推動全鎮養殖戶轉變觀念,借助科技的力量養蝦。
在加強水產品安全質量管理方面,大鰲鎮貫徹落實《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積極推進以養殖證為重點的漁業法制化、規范化管理,大力推進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認定工作。同時,組織建立大鰲鎮水產協會,搭建政府、研究機構和養殖戶之間的橋梁紐帶。
在探索規模經營方面,大鰲鎮通過發展養殖大戶、培育龍頭企業,建立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生產經營聯合體,提高漁業經營者素質,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目前,“一只蝦”工程已有效帶動大鰲全鎮水產養殖業發展,2021年,大鰲鎮水產養殖總量超3萬噸,產值預計超9億元,當地養殖戶向富裕美滿的生活邁出了堅實一步。
“晉級通關”
打造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11月26日,江門市新會區南美白對蝦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珠三角自籌資金建設產業園推薦名單”,目前已完成公示,將于2023年接受驗收。根據規劃,江門市新會區南美白對蝦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大鰲鎮為核心區,總面積214.73平方公里,涵蓋大鰲鎮、睦洲鎮和三江鎮。未來兩年,三個鎮將形成合力,不遺余力打造核心驅動引擎,持續優化產業生態,構建多元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助力南美白對蝦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之路走好走順、走深走實。
引入龍頭企業、培育本土企業是打造核心驅動引擎的關鍵步驟。目前,江門市麗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已計劃在大鰲鎮建立江門麗宮優質水產發展有限公司,創建集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農產品研發、冷凍倉庫、農產品快檢、帶動銷售、運輸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大鰲麗宮優質水產產業園。另外,大鰲鎮還注重培育和壯大本土優質蝦苗場,計劃培育大鰲雄偉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成為我市龍頭企業,大力支持該企業蝦苗場擴能提質。
11月19日,江門市首個鎮級高標準水產檢測服務中心——睦洲鎮水產檢測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該中心提供水體病害監測、精準用藥指導等服務,可輻射珠三角地區,將極大緩解珠三角地區養殖戶送檢過程中面臨的成本高、時效低、檢測結果準確性差、權威性和公正性缺失等問題。
龍頭企業作示范,專業機構來護航,為今后產業園區開展標準化建設,做好農資監管、檢驗檢測、質量追溯和監管預警等奠定了基礎。
科技支撐是產業振興的命脈所在,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動力所在。大鰲鎮在科技智慧農業發展方面大膽嘗試。據了解,未來兩年,新會區大鰲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計劃與中國電信合作,投入17.13萬元,在大鰲鎮百頃村開展“5G+智慧養殖”試點項目建設。將通過搭建“云管家”信息平臺,建立安全追溯——水產養殖供應鏈信息管理體系,使養殖戶通過手機查看水產品的生長環境信息、苗種信息、投入品信息、病防信息等,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全面深度融合。
水產養殖尾水污染一直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構建綠色漁業是大鰲鎮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目前,大鰲鎮政府、新會區大鰲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已與第三方共同規劃了大鰲鎮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及尾水治理試點項目,全力探索綠色科學的淡水養殖尾水治理模式,努力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大鰲試點經驗”。據悉,目前,該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工作。 |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