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記者走訪陽江市陽東區大溝鎮徐赤村了解到,該村現有30多戶對蝦養殖戶,總養殖面積約1500畝。“冬蝦”養殖難度高,低溫更不利于對蝦生長,村里養殖“冬蝦”的農戶普遍采取提前搭建冬棚的防寒做法。盡管此次寒潮降溫急、降雨量大,但寒冷天氣持續時間不長,對當地對蝦銷售、新苗培育等工作影響不大。
當日下午,頂著風雨,記者來到徐赤村木龍自然村田間地頭,一眼望去有十來個白色塑料薄膜圍成的養蝦冬棚。盡管風雨路滑,卻絲毫不影響養殖大戶謝文忙進忙出。棚內,幾名工人在蝦塘里用一個巨大的拖網,捕撈高位池里生長了3個月的大蝦。10多分鐘后,一網數百斤的南美白對蝦新鮮出“貨”。上岸后,工人肩挑對蝦送出棚外,經過分裝、稱量、打氧等工序,不一會兒工夫,兩輛活鮮運輸車滿載而去。
“一輛車裝1000多公斤,直接供貨香港;另一輛車裝了400公斤,是市區商家采購的……”有25年養殖經驗和100多畝蝦塘的謝文告訴記者,最近每天都有采購商來收蝦,包括珠三角、粵西、廣西等地。現在賣的這批南美白對蝦去年11月投苗,每個蝦塘可產蝦近5000公斤,每公斤約有十三四尾,尺寸已算“大蝦”級別。經過春節前后的銷售高峰期,目前基本接近出貨尾聲。他說,南美白對蝦生長最佳水溫是20多攝氏度,水溫低于15攝氏度會凍傷蝦,到10攝氏度甚至死亡。所以,他和家人、員工共計十多人,每年農歷十月左右,開始花一個多月時間搭建冬棚。本次寒潮雖然天冷得快、雨下得急,但大棚擋住了大部分冰冷雨水,養殖池內水溫變化不大,冬棚依然發揮了關鍵的御寒效果,為對蝦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溫度。
徐赤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費計周表示,養殖業是村里的支柱產業,其中南美白對蝦、斑節蝦養殖約占總規模的七成。對蝦養殖一般有三造,養“冬蝦”的農戶基本都會提前搭建簡易大棚,并嚴格管理養殖時間,縮短生長周期。“冬蝦”一般在每年春節前后上市,銷售價格也好,今年收購價每公斤60多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