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剛捕撈上來的小龍蝦。圖片由南雄市委宣傳部提供 近日,隨著“開捕”一聲令下,裝滿活蹦亂跳小龍蝦的蝦籠從水面升起,標志著南雄小龍蝦開捕上市的時節正式到來。進入3月,氣溫回暖,作為本地新興特色產業,南雄市稻蝦輪作養殖的小龍蝦生長速度明顯加快。 開捕當天,記者走進南雄三佳農業公園稻蝦輪作養殖基地。春寒料峭、細雨蒙蒙,而基地稻塘中卻是一派“蝦躍人歡”的火熱景象,蝦農和企業負責人都在翹首期盼今年第一籠小龍蝦的“亮相”。 “今年的第一籠小龍蝦個頭大、活力強、肉飽滿,真是‘開塘紅’的好兆頭。”看著剛捕撈上來的小龍蝦,蝦農李興明激動地表示,得益于“蝦稻共作”標準繁養一體化的養殖模式,今年小龍蝦的品質好,大個小龍蝦占比很高,肯定會很搶手。 記者了解到,由于小龍蝦有晝伏夜出、喜陰、愛穴居的特性,一般都是凌晨捕撈,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損耗,而且便于食材在當天到達食客的餐桌上。獨特的稻蝦共養生態體系,讓小龍蝦的捕撈期從3月持續到7月底。 “除本地外,小龍蝦主要銷往清遠、廣州和贛南地區,每日銷量750公斤左右。”養殖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小龍蝦市場供不應求,為了食材鮮美,我們一直采取鮮品銷售。 在該市一家大型農貿市場內,記者發現已經有小龍蝦在售賣,“今年的小龍蝦品質好,一上貨就基本被搶空。”銷售商王先生介紹,現在本地小龍蝦因為運輸距離短、到貨快,深受消費者歡迎。 近年來,南雄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科學養殖,進一步壯大稻蝦共作特色產業,推進當地產業多元化發展。該市稻蝦輪作養殖面積已達3500畝,投入生產2000多畝,主要分布在珠璣、湖口、水口、古市等鎮。 “通過稻蝦輪作養殖模式,我們每畝產值可達1.5萬元,充分發揮土地收益的最大化。”該基地負責人介紹,通過與各鄉鎮養殖區域內農戶進行合作,農民的收入也在不斷提高。下一步,他們將開展系統性養殖培訓,讓農民實現就地創業。 |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