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5月6日清晨,陽春市潭水鎮盤新村瑤田魚苗場來了10多輛湖北省武漢市的大型魚苗車,汽車剛停下,魚苗場的工人們就忙開了。大家一起用密網將魚池中的“水花”撈上來,然后分批用紅色膠桶拎到大型魚苗車上,輕輕倒進車上有氧氣的專用魚苗箱。
裝完一輛車,司機立即啟動汽車返程。“車上裝有2億尾‘水花’,16個小時后將在武漢市水塘投放。”武漢的黃先生說。
接著,武漢的其余魚苗車和惠州市、清遠市等地的魚苗車也先后滿載著魚苗絕塵而去。
這繁忙的交易場面,令陽春市天順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敖道建滿面春風。“我去年的魚苗產值近3000萬元,接近陽春市的十分之一,潭水鎮淡水魚苗量占了陽春市近八成。而陽春市魚苗人工孵化量占廣東省淡水魚苗總量近半。”敖道建興奮地說,潭水鎮因此成為廣東省淡水魚苗生產重要基地。
潭水淡水魚苗生產源遠流長,民國時期,潭水民間就有四大家魚魚苗人工孵化,在兩陽地區頗有影響。計劃經濟年代,潭水公社有一個集體大魚苗場,選派了一批骨干到水產學院學習現代魚苗人工孵化技術。改革開放以后,從公社魚苗場出來的人自己經營魚苗場,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一些農戶紛紛效仿,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各自建立小型魚苗場,潭水鎮的魚苗浩浩蕩蕩“游”向了珠三角。
后來,潭水魚苗人引進市場需求較大、經濟效益較好的桂花魚,并成功地將桂花魚苗人工孵化出來。如今,潭水鎮成為了全國公認的大型桂花魚苗孵化基地,魚苗從潭水鎮“游”往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去年,潭水鎮魚苗產值達2.3億元。
據分析,潭水魚苗產業越做越好有幾個原因。一是潭水位于漠陽江上游,水質、濕度、氣溫適合魚苗孵化。二是潭水鎮至少有300戶魚苗生產專業戶,有成熟的魚苗孵化技術。這種優勢,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三是潭水鎮委鎮政府從鄉村振興角度出發,全力支持當地魚苗產業的發展。由此極大地促進了潭水魚苗在每年清明前后到中秋節暢銷的局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