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魚類穩產高產。在興業縣大平山鎮江下村,由廣西興業駿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打造的高密度跑道養殖基地顛覆了傳統養魚模式,走出了一條現代漁業發展新路子。
近日,記者來到該養殖基地,看到水面上并列排著5條“跑道”,9時許,每條“跑道”上的全自動投喂設備便準時向水里噴出魚料,數以萬計的羅非魚游向水面,爭相進食。廣西興業駿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平告訴記者,每條“跑道”長22米、寬6米、深約3米,在今年建好后于4月29日進行第一批次投苗,目前共有20萬尾羅非魚,預計年產量達25萬至30萬公斤。“這只是一期工程,二期工程預計6月中旬竣工,再新增5條‘跑道’。”黃平說。
5條“跑道”容納了20萬尾羅非魚。
全自動投喂設備正在喂魚。
“跑道養魚”是一種“循環水槽+益生菌+生物浮床”的水產養殖新模式,高密度養殖配備“推水增氧”裝置,使跑道內的水24小時循環流動。流動的水一方面給魚兒提供了足夠的氧氣,另一方面也讓魚“跑”了起來,每天保持運動的魚,肉質更緊實,口感自然更好。該基地依托勒太水庫而建,以“循環、生態、低碳、環保”的理念發展“跑道養魚”,為保護地方水域生態環境和提高產品質量樹立了標桿。
黃平正在觀察羅非魚的生長情況。
記者了解到,黃平養魚已有8年時間,在區內外設有多個基地進行圓池養魚,而“跑道養魚”則是第一次嘗試,“每條‘跑道’的投入是18萬元,目前從魚的生長情況來看,這個嘗試是能看得到成效的。”除了投喂設備每天3次自動投喂外,在魚缺氧的時候還能實現全自動化報警,因此只需聘請1名工人便可開展整個基地的管理。“全自動化養殖系統解放了勞動力,提高產值。以后我還會繼續發展‘跑道養魚’,努力做一個現代農民。”黃平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