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進入夏季,氣溫、水溫持續升高,病原微生物活躍程度增加,期間又恰逢梅雨季節,陰雨天氣較多,還可能會出現暴雨、強對流等天氣,天氣變化快,易造成水體缺氧和各項理化指標大幅變化,引發各類病害發生,水產養殖病害進入高發期。
一、病情預測
1、淡水魚類:易發細菌性性敗血癥、爛鰓病、腹水病、寄生蟲疾病(錨頭鳋、黏孢子蟲等)及缺氧等。
2、大黃魚:易發刺激隱核蟲病和內臟白點病。
3、南美白對蝦:易發虹彩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蝦肝腸胞蟲病、急性肝胰腺壞死癥等。
4、海水蟹類:易發黃水病、纖毛蟲病等。
5、中華鱉:易發腐皮病、潰爛病等細菌性疾病。
二、防治措施
1、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細菌性疾病
定期做好水質消毒和食臺消毒等工作,可用溴氯海因或聚維酮碘用水稀釋后全池潑灑,抑制病原滋生;科學投飼,保持飼料新鮮且營養全面,投飼要做到“四定”,即定質、定量、定時、定位。細菌性疾病發生后,發病養殖池應適當減少投喂,養殖水體可用過氧化鈣或國標漁用含氯、含碘消毒劑消毒,同時開展病原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結合藥敏試驗結果篩選敏感國標抗生素拌入飼料投喂治療;中草藥大黃五倍子散、大黃末等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錨頭鳋使用國標漁藥敵百蟲全池潑灑有一定治療效果;黏孢子蟲病發病時可拌料喂服鹽酸氯苯胍粉,敵百蟲溶液(水產用)全池潑灑。
2、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和內臟白點病
預防可適量投喂漁用維C、控制放養密度、做好網箱清潔消毒工作,確保網箱內水流暢通、水質良好。刺激隱核蟲病發病時對局部感染的病魚可采用低鹽度或淡水處理;對整個養殖區感染的,及時疏散網箱至鹽度較低的海區,降低養殖密度,及時清除病死魚,防止病魚死后有些刺激隱核蟲離開魚體形成包囊,進行增殖。出現內臟白點病可拌料服用鹽酸多西環素等抗菌藥物治療。
3、南美白對蝦虹彩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蝦肝腸胞蟲病、急性肝胰腺壞死癥等
采購經檢測的不攜帶病原、體質健壯的苗種投放,合理控制放苗密度,加強水質管理,加強巡塘、觀察,池水變色要及時調控,遇到暴發性流行病時可暫時封閉不換水。定時、定量、多點投喂營養全面的優質餌料,補充營養,減少應激,提高水中鈣離子濃度,防止蛻殼不遂;定期監測水質。
病毒性疾病:以預防為主。定期做好水體消毒工作;上茬發病的池塘要重點處理,干塘曝曬10d~15d,進水少量濕潤塘底后,全池撒水產用含氯石灰清塘,3d后進水。
蝦肝腸胞蟲病:水平傳播是養殖池塘中該病原傳播和感染對蝦的主要途徑;30日齡以下蝦苗發腸胞蟲病可選擇消殺后排塘處理后重新放苗;養成期對蝦發病時可選擇降低養殖密度,使用肝膽利康散等保肝護肝類藥物,并加強營養,達到上市規格及時上市。
急性肝胰腺壞死。杭毦约膊。浛诟腥臼窃摬≡絺鞑サ闹饕緩;保持水體潔凈,pH值保持在8.0左右;每10d用聚維酮碘溶液對池水潑灑消毒一次,以減少池中致病菌。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嚴格控制飼料投喂量,暴雨、臺風當天停飼,陰天、小雨減飼,如連續幾天出現pH下降、亞硝酸鹽氨氮濃度偏高,需用過氧化鈣粉(水產用)等處理池塘底質,如發現弧菌,可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溶液,每天1次,連續3天。
4、海水蟹類黃水病、纖毛蟲病
放養前徹底清淤消毒,及時排除低鹽水更換新鮮海水,保持海水鹽度在適宜范圍和相對穩定,保持良好水質和合理的放養密度,投喂優質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蟹用多維、三黃散等增強抗病能力,適量投喂,減少殘餌。5~10月份蛻殼盛期每隔15~20天,用過氧化鈣加水調配全池潑灑,以提高水體鈣離子濃度,防止蛻殼不遂。發病時用硫酸鋅粉(水產用)和硫酸銅硫酸亞鐵粉(水產用)全池潑灑,同時可用蝦蟹蛻殼促長散拌餌投喂,促進蟹脫殼。對于混養有貝類的養殖池塘,慎重使用硫酸鋅、硫酸銅類藥物,可用含氯制劑或聚維酮碘消毒,同時開增氧機或向池中投放增氧劑,刺激蟹蛻殼,然后大換水。可選擇全池潑灑茶籽餅,每立方米10克用量,同時開增氧機或者向池中投放增氧劑,刺激蟹脫殼,然后大量換水。
5、中華鱉紅脖子病、潰爛病
要特別注意養殖管理工作,注意天氣變化,做好日常消毒和水質調節工作,密切觀察鱉攝食情況和行為變化。溫室鱉要加強日常消毒工作,注意水質調控,可在水中潑灑三黃粉等中草藥預防疾病;控制養殖密度,減少應激反應;轉外塘過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應激、損傷而導致發病;外塘開食后添加維生素等增強體質,以增加抵抗力。6月份為稚鱉孵化期,要及時做好收集孵化工作以及稚鱉的強化培育和防病措施;稚鱉入池前必須藥浴消毒,以防病菌感染。發生細菌性疾病,水體用三氯異腈脲酸或溴氯海因粉消毒,同時根據藥敏結果在飼料中拌喂有效國標漁藥抗生素治療。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