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禺區石樓鎮海鷗公路海心村段、沙南村段,路邊種植了成片的水稻,田里禾苗抽穗整齊,稻花飄香。日前,記者采訪時了解到,番禺區玉井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的這片稻田,除了種植水稻,還采取“水稻+禾蟲”和“稻蝦共作”生態種養模式,養殖禾蟲和羅氏沼蝦,實現農田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
玉井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海鷗公路海心村段旁側種植的水稻,抽穗整齊
稻田外圍的深水溝大有用途
6月25日,天高云淡。記者來到海鷗公路海心村深沙段,看到了路邊的一片稻田,水稻生長茂盛,正在抽穗揚花,散發出稻花的清香;在海鷗公路沙南村沙尾段,路邊種植了兩大片水稻,水稻已開始抽穗,稻香縷縷。雖然田里種植的是水稻,可令人不解的是:稻田的四周和中間都開挖了一米多寬、1米多深的水溝,水溝里灌滿了水。
玉井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關則鋒告訴記者,稻田里除了種植水稻,還投放了羅氏沼蝦苗和禾蟲苗,深水溝用于捕撈禾蟲和養殖羅氏沼蝦,這就是“水稻+禾蟲”和“稻蝦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一塊稻田,既可以收割稻谷,又可以捕撈禾蟲和蝦,“一田三收”,實現農田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今年合作社種植的100多畝稻田里,都投放了禾蟲和羅氏沼蝦。
玉井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海鷗公路沙南村段附近種植的稻田,水溝縱橫
據了解,“高端絲苗香稻+禾蟲”綠色高效種養技術是廣東省主推技術。禾蟲喜居于稻田中,與水稻有天然的共生關系,水稻腐爛的稻根和莖葉可為禾蟲提供營養,水稻根系及中空的莖可為禾蟲輸送氧氣;禾蟲以土壤微生物和有機碎屑為食,禾蟲鉆洞可疏通土壤、其糞便是優質的有機肥料。“能夠養禾蟲的地方,必須是零污染,不能打農藥,只能施有機肥。”關則鋒說,合作社今年種植的五香絲苗,從番禺區農科所購買的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
“水稻+禾蟲”種養模式,既可以生產出高端綠色稻米,又出產優質蛋白禾蟲產品。今年夏初投放了禾蟲苗,最近根據田間禾蟲生長情況進行了試收,禾蟲長得不錯,根據其他地方試養情況,“水稻+禾蟲”種養模式畝產禾蟲100~200斤,批發價80~100元一斤,預計平均每畝可產生10000元左右的禾蟲收益。
農戶從稻田里撈出的禾蟲,可賣到100元一斤
據了解,玉井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從去年開始采取“稻蝦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一方面,水稻吸收利用養蝦產生的殘餌、排泄物等有機物,凈化水質和底質,同時為羅氏蝦脫殼提供躲避場所;另一方面,蝦的排泄物可以作為天然肥料,而蝦打洞、爬行等日常活動則可以疏松土壤結構,改善土質。經過去年的試養,一年投放兩次蝦苗,平均每畝有6000多元的產值。
“稻蝦共作”種養模式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去年,經過番禺區對口支援辦牽線搭橋和番禺區派駐五華縣幫扶工作組大力推廣,在五華縣進行了示范,每畝可為農戶增加約6000元收入,今年五華縣已建成10多個“稻蝦工作”基地,面積1000多畝。
農戶從稻田里捕撈出來的羅氏沼蝦肉質肥美
石樓供銷社有關負責人表示,玉井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由石樓供銷社領辦,經營范圍包括:蔬菜種植、水果種植及水產品種苗培育、養殖、加工、銷售和農業技術服務等。最近兩年,該合作社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保障糧食安全,新增了水稻種植項目,采取“水稻+禾蟲”和“稻蝦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將傳統農作物的單一種植結合到現代農業多樣化生產上,實現農田生產經濟效益最大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