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全面“禁漁”,是異龍湖保護治理的重要內容,面對群眾“禁漁”后如何發展產業的問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寶秀鎮通過外出考察,引進鍍鋅板帆布圓桶高位池高密度水產養殖項目在河谷地區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在距離寶秀集鎮20公里處的斐尼村委會他扎莫村,路旁田間豎立的幾個裝滿清水的大圓桶格外引人注目。這是當地養殖戶王祥投資120余萬元建設的26個鍍鋅板帆布圓桶高位池,用于水產養殖,主要品種為鯉魚、青魚、鯰魚。
據介紹,鍍鋅板帆布圓桶高位池高密度水產養殖項目充分利用河谷水資源優勢,是近年來廣泛推廣的一種循環水養魚新模式。
王祥說,依托現代化的養殖模式,流動山泉水養殖出的魚品質好、產量高,一年的產量達到110噸左右,是傳統養殖的5倍,“我從今年1月中旬開始養殖,通過近半年的精心管理,鯉魚、羅非魚長勢良好,即將上市。除去成本,預計今年能有50到60萬元收入!
王祥表示,為保護好生態環境,整個養殖過程中在飼料選擇和后期糞便處理上,需要花費了不少工夫,“這樣養殖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比較小,飼料投喂的是漂料,排出的糞便污染小,我還有三個沉淀池,排出的水沉淀后再次利用于農作物澆灌,實現經濟環!p贏’!
該項目的實施,有效避免了水產養殖對異龍湖造成污染,減緩了異龍湖環境承載力,對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生態功能修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為異龍湖流域水產養殖轉變生產方式生產理念提供了重要參考、做出了示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