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米產400斤魚!增產四成、智能控制,這個加州鱸養殖基地不簡單!
“之前投放的鱸魚苗,現在每尾有三四兩了,預計11月左右出池。”8月9日,竹山縣寶豐鎮龍井村五福龍井智慧水產養殖基地,18個直徑6米、深度2米、容量47立方米的養殖桶分列排開,基地負責人陸靖看著滿池游來游去的魚兒,笑容滿面。
“水體pH值要保持在6.0至8.5之間,氨氮含量要控制在0.2mg/L以下,亞硝酸鹽要控制在0.1mg/L以下,而溶氧量必須達到3mg/L以上,水體透明度也要達到25cm以上。”談到養魚,陸靖打開了話匣子,“現在天氣太熱了,溫度高,必須要控制好水溫、飼料投喂量等。”
“每個池子里面有4000尾魚,可產5000斤;現在每隔一個小時巡池一次,24小時不間歇。”基地管理員陳三田每天都會檢查蓄水池水量、鱸魚動態等情況。一旁的高精度數顯溫度計顯示,池水溫度為27.6攝氏度,池子右側的進水管正持續供水。
除了日常巡檢外,該基地在環境衛生管理、水質管理、飼料管理、魚苗采購等方面,制定了科學的養殖操作規范,每天排污換水2次、投喂2次。同時,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魚病防治,且首選生物防治和換水降溫等方法,預防疾病發生。
高密度養魚,最重要的是智慧水產系統。在養魚池后方,建有兩個蓄水池,還有微粒機、污水池、過濾池、生物爆氧池等配套設施。陸靖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基地智慧水產系統的一部分,養殖池里的水,通過底部水管排出,經過沉淀、殺菌、生物凈化等處理后,又被抽回到池內,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實現了養殖廢水零排放。
“我們的高密度水產養殖模式,采用裝備式連棟大棚,配有山泉水地下管道、智能化循環過濾系統、水體凈化系統和增氧系統等,不僅可以控制水溫,還能科學控制水體的pH值、透明度、含氧量等,讓魚群保持規律進食、定量搶食、快速游動的健康狀態。”陸靖說,高密度流水養魚的產量可達每平方米200公斤以上,較常規魚塘增產40%左右。
據介紹,該養殖場由湖北南山五福堂集團公司投資興建,于今年4月建成投用,目前帶動周邊70戶村民從事漁業生產。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