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糧歸倉,魚滿塘,風吹稻浪瓜果香。新疆各團場進入收獲季,各地都是一派豐收勝景!
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四團睡胡楊谷天鵝湖的羅非魚養殖基地,四連職工張旭亮正把漁網望湖中拋灑,隨著漁網逐漸收緊,大魚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小,魚群開始試圖跳躍跳出水面,隨著一條條肥美羅非魚的上岸,讓人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據四連連長歐陽海花介紹:“今年5月份,我們優先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天鵝湖先后投放了10000余尾羅非魚苗。經過近4個多月的養殖,現在羅非魚到了豐收的季節,每條單個重量均達600克以上。”
歐陽海花說,連隊在團場的支持下,養殖成本大大減少,加上今年羅非魚價格較好,達到45一公斤,羅非魚的經濟效益不錯。
據悉,截至目前,第一波收入近7萬,為合作社的每一位職工分了杯“魚羹”。
羅非魚肉質細膩如豆腐,富含多種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購買。截至目前,四連優先鄉村旅游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垂釣、現場采買以及提前訂購等多種方式售賣,目前羅非魚已經全部預訂。
據了解,天鵝湖養殖羅非魚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內陸鹽堿水域綠洲漁業模式示范”項目核心示范點,通過選擇優良魚類品種開展天鵝湖區域性養殖,加強魚類類型和品種的篩選增殖模式,完成羅非魚、草魚、鯉魚、鯽魚等常規魚類品種的選擇,進行養殖環境改良修復、從而構建鹽堿水生態健康養殖的新模式,實現開發利用、資源保護、養殖健康、食品安全等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豐收”。
下一步,十四團將充分充分利用天鵝湖環境優勢,將生態、旅游、養殖和美食相互結合,讓其相輔相佐,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發揮出環境優勢的最大化效益。同時在豐富游客體驗的同時增加參與合作社職工群眾的經濟收入,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將青山變成“金”山。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