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
剛購回400公斤螃蟹,
還沒來得及銷售,
武漢硚口區武勝東街
“好螃蟹第一批發”店主肖立勛
就被通知隔離。
讓他備感暖心的是,
不到一天時間,
武漢市硚口區六角亭街的城管隊員
及時幫他將螃蟹全部售出,
貨款分文不少地交到他手上。
為了表達謝意,
11月19日,
肖立勛和妻子
給硚口區六角亭街行政執法中心
送上了一面錦旗,
上面寫有“病毒無情,人間有愛”。
01
“蟹老板”急火攻心
深秋時節,正是螃蟹肥美時。10月21日,肖立勛采購了400公斤螃蟹,加之前期未售完的存貨,總共有近500公斤螃蟹。他盤算著趁周末生意好,早早開始忙碌。
不料,當晚7時許,肖立勛接到社區通知,因他的店16日前后接待了一名無癥狀感染者,肖立勛全家及2名店員都要到酒店集中隔離。
“剛進的螃蟹如果不盡快脫手,只怕要損失二三萬元。”肖立勛說,他們十分配合防疫隔離,但內心卻十分焦急,“嘴巴上火起泡。”
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六角亭街道城管路長張世君,“我在武漢沒有親戚朋友,我只認得張世君這個黨員干部,我找他幫忙試試看。”
想到這里,肖立勛撥通了張世君的電話。
“莫急啊,我馬上到。”張世君聞訊趕到店里,肖立勛當即將店子鑰匙交給了他。
“你們安心去隔離,余下交給我。”張世君安慰說,咱們一起共克時艱。
02
城管“路長”頂崗賣蟹
10月21日晚8時許,螃蟹店的環境取樣、消毒消殺,有條不紊地進行。
10月21日,工作人員在店內消殺(通訊員供圖)
結果很快出來了,螃蟹店的環境采樣結果呈陰性,“螃蟹沒有問題,可以銷售了。”
吃了“定心丸”,肖立勛不再猶豫,立即按螃蟹的大小和種類,列出價格清單,連同店鋪鑰匙一起,交到張世君手上后。隨即,帶著家人和店員前往隔離酒店。
張世君在發動同事和親朋友好友購買螃蟹的同時,將情況向六角亭街的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匯報。街道書記楊麗當即聯系社區食堂和教育學院的老師們,積極采購。
“成本價銷售,快賣快銷。”大家盡量找相熟的轄區單位和居民購買,以免造成誤解。根據售出的斤兩,張世君拿著網兜在水池中網起螃蟹,并用繩子綁好,越干越麻利。
城管路長張世君撈出螃蟹幫忙銷售(極目新聞記者盧成漢攝)
03
近500公斤螃蟹半天售罄
第二天早晨,榮東社區黨委書記潘麗娟和副書記黃駿來到螃蟹店,當起了社區團購的“團長”。
在街道、社區和城管的號召下,街道頤嘉樂養老服務站食堂、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教育學院教師、下沉黨員、社區居民都迅速加入購買隊伍。
“算起來不貴,一只螃蟹10元錢。”張世君與城管隊員通知購買人來店里取貨,在店外維持秩序,防止人員聚集。
22日上午11時,扣除30公斤左右的損耗,余下400多公斤的螃蟹全部售賣一空。
7天隔離解除回來,張世君將2.7萬元螃蟹款交給了肖立勛手上。肖立勛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我感覺捧著的不是錢,而是一顆顆愛心。”
店主肖立勛握著城管路長張世君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11月初,肖立勛的店子及周邊解封,人們的生活逐漸恢復如常。
11月19日,肖立勛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如今他的店子每天銷售螃蟹六七百斤,生意越來越好了。
04
“他是個樂于助人的好城管”
在小販和居民眼中,張世君是個好城管,說話客氣,樂于助人。
去年10月,硚口區榮東小區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但8樓樓頂的一處40多平方米的違建,業主王平(化名)拒絕拆除,一時讓小區改造受阻。
張世君多次上門溝通,得知王平家庭因住房困難,在20多年前就建了這個違建房。加之經濟困難,無力購買房屋,對拆違十分抵觸。
“你們家符合申請公租房的條件,我來幫你們聯系和協調。”張世君當即聯系街道及相關部門,反映了王平家的情況。
今年3月,王平順利地分到公租房。他請城管幫助將違建拆除,該老舊小區改造,得以順利推進。
“張城管不掀攤子,說話客氣,因為他才有了今天的生意。”提起張世君,快餐店老板羅小光(化名)贊不絕口。
2005年,他與妻子在漢口利濟北路和武勝路,蹬著三輪車賣水果。風里來,雨里去,一家人的生計全靠賣水果。
“你們這樣打游擊,影響了市容,不是長久之計。”張世君巡查到跟前說,不如租個店子賣水果。夫妻倆聽他的勸,于2015年至2016年,在利濟北路一醫院附近利用一個人行通道,經營起早點和盒飯。
但因占用了消防通道,同時還因油煙擾民,影響出行,多次被投訴。每次張世君一來,羅小光十分配合,趕緊收攤。但等執法隊員一離開,他們支起攤子繼續經營。
張世君依然好言相勸,讓他們找一個正規門面,“生意會越做越大。”
“我們都不好意思了。”羅小光說,2019年起,他們在漢口利濟東街開了間羅記快餐店,售賣早點和中餐。如今越做越好,一家三口經營這個店,請了兩三個幫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