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指導,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組織編寫的《 中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
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966.12萬畝,稻谷產量近2000萬噸,水產品產量355.69萬噸(未包括港澳臺地區,下同)。
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具有較高的集中度,2021年稻漁綜合種養面積超100萬畝的省份有10個,依次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蘇、貴州、江西、河南、遼寧、黑龍江,10個省面積占全國的87.71%。其中,湖北、安徽、湖南、四川4個省面積占全國的59.04%。
圖片來源:中國水產
2021年,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產量355.69萬噸,同比增加30.77萬噸,增長9.47%;占全國淡水養殖產量的11.17%,同比提高0.64個百分點。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產量僅次于池塘養殖產量。 水產品產量超10萬噸的省有7個,依次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蘇、江西、浙江,7個省水產品產量占全國的90.32%,其中,湖北、安徽、湖南、四川4個省水產品產量占全國的58.39%。
2021年淡水養殖不同水域類型養殖產量及占比
圖片來源:中國水產
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稻漁綜合種養按照水產養殖對象分,有稻蝦、稻魚、稻蟹、稻鱉、稻鰍、稻蛙、稻螺、稻魚鴨等8大模式。
稻蝦種養是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第一大模式,2021年,全國稻蝦種養面積2100萬畝,占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的52.95%,占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的80.77%;水產品產量220萬噸,占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品產量的61.85%,占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的83.54%。稻蝦種養主要集中于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四川、河南7個省,面積約2040萬畝,占全國稻蝦種養面積的97.14%。
稻魚種養是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第二大模式,主要是稻魚共作模式,養殖對象主要是鯉鯽魚及其地方品系。2021年,全國稻魚種養面積超過1500萬畝,占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的37.84%。稻魚種養主要集中于南方丘陵山區,四川、貴州、湖南3個省面積約占全國稻魚種養面積的70%。
稻蟹種養是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第三大模式,主要是稻蟹共作模式,養殖對象主要是遼河水系和長江水系河蟹種群。2021年,全國稻蟹種養面積240萬畝,占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的6.05%。稻蟹種養主要集中于遼寧、天津、黑龍江、吉林4個省(市),面積206萬畝,占全國稻蟹種養面積的85.83%,其余主要分布于江蘇、湖南、湖北、江西等省。
2021年稻漁綜合種養主要模式面積占比
圖片來源:中國水產
在產業融合發展方面,我國已基本形成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稻蝦種養優勢區、南方丘陵山區稻魚種養優勢區、三北地區稻蟹種養優勢區,在此基礎上,各地立足本地區產業特色和資源條件,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匯集資源要素,推動集聚發展,形成了點線面聯動的空間布局。其中,湖北省將小龍蝦產業鏈納入十大農業重點產業鏈建設,做強龍頭企業、堅持聯農帶農、打造知名品牌、強化科技支撐,2021年小龍蝦養殖產量突破百萬噸大關(稻蝦種養小龍蝦貢獻最大,產量近90萬噸),小龍蝦產業綜合產值達1325億元。湖南省南縣作為稻蝦全產業鏈典型縣、江西省彭澤縣作為小龍蝦全產業鏈典型縣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和典型縣建設名單。
在品牌建設方面,各地在推動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中,將品牌建設作為提高產品附加值,倒推產業聚集和標準化生產,促進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培育了一批競爭力強、影響力大、帶動作用明顯的區域公共品牌和一批產品優、信譽好、美譽度高的企業與產品品牌。品牌稻蝦米、稻魚米、稻蟹米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和歡迎。潛江龍蝦、盱眙龍蝦、南縣小龍蝦、鄱陽湖小龍蝦等耳熟能詳的區域公共品牌有力帶動了稻蝦產業發展。
一些地區在做優做強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基礎上,積極拓展多種功能,挖掘多元價值,稻漁綜合種養與休閑、旅游、生態、文化、教育、康養等深度融合,創意農業、休閑農業等農文旅融合的新業態大量涌現,在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就業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浙江省青田縣依托稻魚共生系統,積極探索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價值轉化為產業經濟價值有效途徑,建設稻魚共生特色觀光基地,做美農業旅游景觀,深挖農耕、民俗和飲食等文化元素,舉辦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等文化節慶,農旅文融合發展,實現了稻田養魚“既種豐收也種風景”。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縣“稻漁空間”一二三產融合模式入選自然資源部第三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并在全區推廣復制,建成15個“稻漁空間”類型休閑農業園區,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江蘇省積極打造集稻漁綜合種養生產、垂釣、休閑娛樂和特色餐飲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徐州市睢寧縣魏集鎮田園綜合體通過打造萬畝稻蟹共作示范基地,舉辦稻蟹豐收節,發展鄉村旅游,有力帶動了當地整體產業升級。
報告指出,根據對各省(區、市)相關規劃的初步統計,到2025年,全國 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還將新增600萬畝,達到4500萬畝左右,稻漁綜合種養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需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強化科技支撐引領、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共同推動稻漁產業集聚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