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合作社蟹苗投放正當時,小螃蟹托起富民大產業!
天氣漸暖,又到了蟹苗投放的時節。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美玉水產養殖專業主要養殖螃蟹。由于養殖水系與長江連通,受潮汐作用影響,養殖出的螃蟹又大,口感又鮮甜,每年合作社產值能達到近八百萬元。前不久,合作社還被南通市農業農村局評選為2022年度市級示范合作社。
上午7點多,海門美玉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的工人們已經忙碌了起來,合作社負責人王光玉也加入其中,進行技術指導,他告訴記者,合作社的蟹苗都是選用高品質的中華絨鰲蟹,每年的2月中旬到4月前后是投放的最佳時節,蟹苗的投放關系著一整年的產量,盡管工人們已經掌握了技術,他還是得在現場盯著。“現在我們準備投蟹苗了,前期準備工作,比如說水體里面殺菌消毒,種植草已經全部種結束了,現在在解毒,把水體里面的毒性給它解掉。”
今年40歲出頭的王光玉,祖籍句容,妻子王美玉是四甲鎮頭橋村人,一字之差的名字或許是早已注定的緣分,讓兩個不同地方的人走到了一起。1997年,為了更好的生活,夫妻倆在上海的菜市場經營起了鮮活水產品,其中就包括大閘蟹。王光玉告訴記者,那時的大閘蟹極其珍貴,基本是原生態養殖,品質極佳,但后期受養蟹業高回報的誘惑,不少養殖戶開始使用國家禁藥和各類抗生素,使得螃蟹的品質堪憂。這讓夫妻倆看到了整個行業的危機,但同時也發現了新的商機。
2014年,王光玉果斷放棄在上海菜市場經營多年的攤位,帶著妻子回鄉創業,在家門口搞起了螃蟹養殖。螃蟹成活率高不高,水質和土質非常重要。王光玉看上了村里龍游溝邊上的一塊地。起初,村里人并不看好,大家都說這里的水偏咸,不適合養殖螃蟹,但王光玉相信自己的眼光。據他觀察,老家的河水是連通長江的,受潮汐影響,符合上等養殖條件。于是,夫妻倆先期租了40畝田地,挖好池子建了蟹塘,開始試養,沒想到前期投放的蟹苗成活率高達80%,這讓夫妻倆看到了希望,更加堅定了在家養蟹創業的信心。同年便成立了合作社,帶領六戶村民一同養殖,將自己積累的經驗傾囊相授。
從最初的40畝蟹塘試驗養殖,到一期投資380多萬元,建成4塊試驗田和1500平米的育肥大棚,王光玉傾注了全部心血。大閘蟹對氣候環境及水源質量要求極高,喜歡水質清澈、溶氧充足、水草豐盛的水體,水溫過高或過低對大閘蟹攝食、生長、脫殼均有抑制作用,所以王光玉除了自己摸索,還請來養殖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王光玉就得到了銷售額超3000萬的回報。如今,合作社已經擴建至30個蟹塘,500畝養殖基地。
螃蟹長勢喜人,王光玉開始思索起銷路問題。考慮養殖體量大,線上零散銷售,始終不是長久之計。于是,他又嘗試直銷模式,自己帶著螃蟹到無錫、蘇州聯系客戶。既省去了中間差價,又減少了傷亡風險,兩全其美。現在,他的螃蟹有一半都是直接銷售給大客戶。如今,他的固定優質客戶群遍布全國,有200多人。“現在我們主要銷售的是高端市場,我們養的是比較高端的螃蟹,國內銷售一般像上海的星級大酒店,還有廣東深圳、北京的一批高端客戶,還有一部分是出口到日本。很固定,貨是供不應求。”王光玉滿臉笑容。
“養好蟹,做良心買賣”一直是王光玉的養殖理念。他按照以菌克菌,以魚克魚,以藻克藻,菌藻平衡的自然方法來生態養殖,打造池塘全生物生態鏈,追求“品質一流,安全無公害”的精品大閘蟹來回報新老客戶。“飼料完全是全生態的,基本上喂的是冰鮮魚跟玉米,還有種植的水草,它就像人吃的青菜一樣,補充維生素的。像維生素、葡萄糖、紅糖這些東西,而且紅糖跟葡萄糖都是食用級的。”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養中學,學中養,王光玉已經掌握養殖大閘蟹的技術要點,也總結出了自己的養殖經驗和技巧。受益后的他,致富不忘眾鄉親,在村里雇傭了本地村民來蟹塘做長期工和臨時工。今年51歲的王瑞江原先是建筑工人,建筑行業不景氣就回到家鄉找出路,如今在蟹塘負責管理工作,每年除了年底分紅,基本收入就有六七萬。王瑞江說:“工資高,可以照顧到家,比起在外面,還是比較穩妥的。”
在王光玉看來,水產養殖,品質好獲得市場認可很重要,但不能躺在成績上踏步,接下來,他還要在螃蟹的深加工上做文章,自家的五百畝養殖基地已經 達到飽和,他就帶著自己的技術到其他的產地去尋求合作:“把活蟹的銷路全部打通、穩定以后,準備往深加工上面靠近。因為你規模太大了,管理不一定能夠跟得上,現在我們采取的就是跟農戶合作,在興化這些螃蟹的主產區,他們的面積比較大,產能也比較強,把我們的養殖模式帶到他們那里,讓他們養了螃蟹,達到我們的標準,我們進行回收,然后再統一銷售。”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