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花都一家水產企業的100萬尾黃顙魚苗,經白云機場發往馬來西亞。據白云機場統計,每年經白云機場發送到國內外的魚苗貨運中,40%來自"花都魚苗"。今年初,農業農村部公布2022年《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名單》,花都區榜上有名,是廣州市首個獲得此榮譽的區,"花都魚苗"成為花都科技興農的一張名片。
近年來,花都區引導成立漁業產業聯盟、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區內的大型漁業養殖、加工、種業等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一批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產業園建設工作,并于去年建成廣州市花都區現代漁業產業園,以近5000畝標準化水產養殖、加工基地為中心,輻射并涵蓋花山鎮、花東鎮、赤坭鎮、炭步鎮等鎮,示范帶動全區近7萬畝漁業養殖生產向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據介紹,花都區推廣"工廠化"生態養殖模式,共建成池塘工程化循環水推水槽13套85條,養殖池197個,工廠化陸基養殖面積4096平方米,畝產量比傳統養殖提高6-7倍。并且因地制宜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全省率先開展池塘養殖尾水生態治理示范應用,全區現有農業農村部健康養殖示范場10家、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場13家,健康養殖示范面積近17000多畝,全年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99.93%。
"工廠化"生態養殖示范基地
此外,提升繁育技術也是魚苗養殖的重要一環,探索推廣人工智能"芯片魚"繁育技術,實現親本、形狀、產地、用藥等信息的集成和溯源,推進流水式智能控溫控速孵化系統的運用,營造適合魚卵孵化的養殖環境,實現黃骨魚等特定魚苗孵化成活率提高50%以上。
花都區還率先開展珠三角美麗漁場"塘頭小站—廣州模式"試點示范,建設全省首個塘頭水產疫病檢測實驗室,打造一套智能化、精細化水產生物檢測服務體系。
現代化、智能化、生態化的漁業產業格局已在花都形成
除了"花都魚苗",其品牌隊伍也在不斷發展壯大,"花都脆鯛"和"花都優"已進行商標注冊,脆肉羅非魚團體標準制定完成,花都彩虹鯛、花都加州鱸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黃顙魚、冷凍魚豆腐等9個水產類產品獲評為"粵字號"農業品牌產品,"福源沙河甲魚"獲得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證。彩虹鯛制成的酸菜魚片成功入選北京冬奧會菜單。
"現在我們的魚苗已經銷往東南亞、非洲等10多個國家,很受歡迎。"廣東五龍崗水產科技發展公司負責人梁先生說,公司正全力爭創國家級水產良種場。一個現代化、智能化、生態化的漁業產業格局已在花都形成,2022年全區漁業總產值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8.125億元,比產業園創建前的2019年翻了一番,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