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在恒溫池里游動,凈化水循環利用養蝦”。新型生態化水產化養殖成為眼下“新農業”的熱門項目。近日,在溫泉縣安格里格鎮布熱勒屯格村現代小棚對蝦養殖施工現場,蝦塘改造、地膜覆蓋、拱棚建設等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正在搭建對蝦池的布熱勒屯格村村民李海英說:“近幾年南美白對蝦市場非常好,逢年過節常常供不應求。聽說今年試點養殖南美對蝦,不僅豐富了我們這的養殖品類,還豐富了大棚下除了傳統農作物之后的生態養殖的新模式,他們租用我們的大棚,讓閑置的大棚發揮了余熱,村支部書記還說建成后優先使用本村的村民在這里務工既可以學習到養殖管理的技術,還有額外的收入,真是造福群眾的好舉措!”
據布熱勒屯格村黨支部書記陳新軍介紹,為了豐富村內品種養殖種類,加快“新農業特色養殖”高質量發展,今年專門引進了南美白對蝦苗標準化養殖,目前在11個大棚內修建24個蝦池,后期還要擴建12個,預計5月底建成,6月投苗,9至10月便可上市。南美白對蝦生長周期約3-6個月。為了更好地掌握蝦苗的生長情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飼養、記錄,為9月份蝦苗順利上市保駕護航。
記者在布熱勒屯格村已建好的龍蝦池內看到,配備有防水帆布養殖池、增氧、進水、出水、調溫等系統。人工淡化過的蝦苗,對水沒什么要求。為確保養殖的成活率, 布熱勒屯格村引進專業技術員上門指導搭建蝦池、教授養蝦技術,全程跟蹤指導,并對水質檢測,一年可養殖4批,養殖周期短、產量高、見效快。
下一步,布熱勒屯格村將凝聚發展合力持續推動小棚對蝦養殖的示范效應,有效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和參與養殖,切實提高群眾收入,實現多品種養殖的“高端水產”致富樣板,豐富市場的“菜籃子”,充實村民的“錢袋子”,帶動村民集體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圖文:李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