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新疆產出“海鮮”的消息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三文魚、南美白對蝦、大螃蟹等海產在內陸實現量產讓大家樂開了花,不少網友笑稱,“新疆產的‘海鮮’是不是應該叫‘新鮮’?”
很多瀘州人可能不知道,虹鱒、南美白對蝦、大閘蟹這三種“海鮮”,其實早就在瀘州本地安家,成為了貨真價實的“瀘鮮”。目前,這些“瀘鮮”都已經面向市場銷售,好吃嘴們千萬不要錯過。
瀘州也有大閘蟹,和陽澄湖的是一個品種
10月11日,在江陽區華陽街道西岸村,一只只新鮮的大閘蟹趴在養殖塘邊休息,一看就肥美無比。這是西岸村今年引進的大閘蟹,目前已經面向市場銷售。
不過,今年的大閘蟹尚屬于試點養殖,產量不算很高;到明年,西岸村的大閘蟹產量將以噸計量。
養殖塘老板張勇是江蘇人,養殖大閘蟹已有20年。他告訴記者,自己養殖的大閘蟹和陽澄湖的大閘蟹是一個種類,之所以選擇江陽區西岸村開展養殖,是因為這里有著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優質純凈的水源。今年4月,他投放30斤蟹苗進行試點養殖,目前預計產量只有三四百斤。
張勇介紹,他選擇的是無公害飼養。螃蟹喜歡吃軟糯的東西,所以他在養殖塘邊上備了不少南瓜,加上一些天然的小麥,這樣飼養出的大閘蟹肉質更加鮮美,蟹黃、蟹膏也更香。一般情況下,螃蟹春節后就要投苗,今年他投苗的時間晚了一個多月,但是目前來看,大個一點的仍能長到半斤,其余的螃蟹也普遍能長到三四兩,已經達到上市標準,“這說明瀘州的水很適合養殖大閘蟹。如果明年春節就投苗,按照正常長勢,預計個大的能長到六七兩,屬于質量非常高的一類了”。
此外,張勇表示,在瀘州養大閘蟹,捕撈的時間更加自由,這樣也能延長螃蟹的銷售周期。比如陽澄湖大閘蟹,每年都會規定捕撈時間,這使大閘蟹的銷售時間比較固定。而在瀘州養殖的螃蟹可以一直賣到春節期間,春節后又進入新蟹苗的投放,對于養殖戶來說銷售周期更長,盈利的時間也更長。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這段時間正是吃蟹的時節,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就有不少市民來到西岸村搶先體驗了瀘州本土大閘蟹的美味。除了好吃還好耍,張勇告訴記者,長假期間就有不少市民前來體驗大閘蟹垂釣,大家評價都非常高。
今年試點養殖的成功也打開了張勇下一步的規劃,“明年我要把養殖規模擴大到150畝,目前養殖塘都已經全部承包到位了。”張勇說,明年將投放600斤蟹苗,到時候產量會以噸來計算,游客不僅可以品嘗優質、肥美的大閘蟹,還可以進行大閘蟹垂釣,增加休閑趣味。
群山間溶洞水,虹鱒在古藺安家
提起三文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挪威、加拿大等氣溫較寒冷的國家。但你多半想不到,在瀘州市古藺縣箭竹苗族鄉,就有一家“三文魚”養殖農場。
據農場負責人白連友介紹,從2018年開始,依靠當地優質的冷水資源,國產三文魚——虹鱒就已經在古藺安家。
白連友告訴記者,據他了解,目前瀘州只有古藺縣箭竹苗族鄉能夠成功養殖虹鱒。此前黃荊老林也嘗試過養殖,可惜最終以失敗告終。白連友說,虹鱒屬于冷水魚,比較嬌氣,魚的生長對水質、水溫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會死亡。箭竹苗族鄉位于群山之間,有著天然的溶洞水,溶洞水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溫度都能保持在十多攝氏度,即便在夏季最熱的三伏天,水溫也僅有23℃左右,只有這樣的水溫才能滿足虹鱒生長的需求。此外,純天然的溶洞水也是活水,水中含有豐富礦物質、維生素等,同樣有利于虹鱒的生長。
除了對水質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外,養殖虹鱒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一條虹鱒從魚苗長到能夠食用最少需要兩年時間。
“剛買回的魚苗就五六厘米長。”白連友說,一般情況下,兩年時間魚長到四五斤就可以上市了,不過如果想吃到最好的肉質,那就要讓魚生長三年多時間,等長到七八斤的時候才最好吃。所以,相較于其他魚類而言,虹鱒的生長周期非常漫長,期間必須時刻關注水和魚的狀態。
淡水養殖的虹鱒是否會感染寄生蟲,一直是很多好吃嘴最擔心的問題。白連友告訴記者,如今虹鱒作為國產三文魚中比較普遍的種類,養殖、防蟲防菌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生長環節感染寄生蟲的概率較低,最容易感染寄生蟲和細菌的環節其實是在最后的切片環節。為了避免感染,切片時的刀具、菜板、吸水紙以及后期冷餐需要用的保鮮膜,一般需要有一套專用的器具,避免和平時切肉切菜的器具混用。
記者了解到,由于虹鱒對生長環境十分挑剔,出水后在充氧打包的情況下存活時間也不長,所以目前箭竹苗族鄉的虹鱒主要在古藺周邊地區銷售,瀘州主城區想要購買的話需要跟老板溝通運送方式,不然很難保證存活。
多次試驗成功“淡化”,海蝦也在瀘州安了家
說到海鮮,蝦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種類。在合江縣白米鎮,就養殖著一批南美白對蝦。與羅氏蝦不同,南美白對蝦是真正的海蝦,在經過多輪的試驗后,終于實現了“淡化”,在瀘州安了家。
養殖戶甘詳勇從事水產養殖40多年了,此前他在新疆養“海鮮”,有著豐富的養殖經驗。2022年,甘詳勇從新疆回到瀘州,今年在白米鎮重新開啟了自己的養殖事業。
淡水養蝦一般都會選擇羅氏蝦,為什么要選擇南美白對蝦呢?據甘詳勇介紹,南美白對蝦肉含量能達到70%,“見過羅氏蝦和胖頭蝦,它們的頭非常大,可能占到整個蝦重量的50%,真正能吃的肉其實并不多。”
不過,甘詳勇也坦言,南美白對蝦是正兒八經的海鮮,要想實現淡水養殖,那可比羅氏蝦要復雜得多。
由于是海蝦,剛買回來的蝦米必須要在鹽水中養殖,然后慢慢降低水中鹽的含量,最終實現“淡化”。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非常困難。從今年初開始,甘詳勇失敗了三次,其中一次都快“淡化”成功了,在最后加注水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僅僅18分鐘,池塘里100萬尾蝦全部死光。
“南美白對蝦是個嬌貴的品種,對水質要求非常高,一點點不對都是致命的。”甘詳勇說,就拿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舉例,當時選擇的是加注另一片養殖魚池塘里的水,加進去就出問題了。
今年6月,甘詳勇進行了第四次嘗試,這次南美白對蝦終于成功“淡化”,成了可以依靠淡水養殖的水產。
雖然經歷了諸多波折,但甘詳勇也從中體驗到了瀘州的一些優勢——南美白對蝦在氣溫達到22℃以上時才會開始緩慢生長,24-28℃才是它正常生長的溫度。相較于新疆,瀘州的氣候更加穩定,這也讓蝦的生長周期較新疆有所縮短。“在新疆最少要長三個月才能上市,而在瀘州,70天蝦的個頭就已經很大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