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6時,日落山海、天色漸晚,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山新村,清理完蝦塘雜草的張活德騎著電動車穿過彎彎曲曲的塘埂,回到家中準備吃晚飯。
“現在的生活,每天過得充實又幸福。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說起這十年的變化,張活德臉上露出了笑容。
2014年,時年48歲的張活德遭遇了“中年危機”,因經驗不足,投資的蝦塘血本無歸。“家里3個孩子要讀書,妻子收入也十分微薄。”看著一大家子擠在破舊的瓦房里,張活德對生活產生了迷茫。
就在張活德一家最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伸出了援手。村里知道張活德的情況后,為其安排了一個公益崗位,同時還鼓勵其繼續發展蝦蟹養殖。
“村里請來專家開展培訓,還帶我們去外地的養殖場參觀學習,提高我們的養殖技術。”張活德告訴記者,政府還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幫助他解決了養殖啟動資金問題,“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我們自己更加不能氣餒。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來。”
看到元氣滿滿的張活德又回來了,大家紛紛用實際行動表示支持:同村村民低價出租蝦塘,飼料老板主動賒餌料……在各方幫助下,僅僅一年時間,2015年,張活德便靠發展養殖蝦蟹摘掉了“貧困帽”。
憑借著一股永不服輸、吃苦耐勞的韌勁,短短十年的時間,張活德實現了從貧困戶到致富戶的華麗蛻變,家里也建起了一棟3層的新樓房,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雖然我快60歲了,但身體還硬朗,并不想歇著。”談及未來,張活德計劃擴大養殖規模。“只要踏實肯干,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如今,山新村越來越多的村民發展漁業養殖。作為過來人,張活德主動給其他村民分享養殖經驗,幫助他們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養殖產量質量,為村子里的產業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下,眼看又到了青蟹收獲的季節。閑不住的張活德已經開始盤算,“這幾年,山新村成了網紅村,前來旅游的外地游客越來越多。等今年賣蟹賺了錢,我就把房子裝修一番,做成民宿。”憧憬未來的生活,張活德信心滿滿。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