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
記者在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養殖平臺
——矩形可移動柱穩式養殖平臺
“恒燚一號”建造現場看到
一座101米長的鋼鐵“巨無霸”上
數十名工人身著統一的工作服
頭戴安全帽,或在高處接電纜
或在低處調試
有序地在各個崗位上忙碌……
“我們這兩天迎來節后開工,80余名工人均已到位。”負責“恒燚一號”建造的廣東藍水深遠海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夏國強告訴記者,目前“恒燚一號”船體已經成型,正緊鑼密鼓進行剩余設備調試和內裝的工作,計劃將于3月底交付使用。“從惠來運到湛江,走海路大概需要3天時間。”
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
養殖裝備是重要支撐
“恒燚一號”于2023年8月下旬開工建造,養殖水體總計6萬方,采用錨泊方式固定,可抵御50年一遇惡劣海況,同時適用湛江東海島、流沙港等東西兩岸海域環境條件。
湛江灣實驗室針對湛江20-50米左右水深養殖海域,自主設計形成3萬-9萬方水體半潛錨泊柱穩式養殖平臺方案,“恒燚一號”是該類平臺率先落地的一款。
“平臺建成后將是目前粵西地區
養殖水體規模最大、
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深海養殖平臺,
平臺總體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智能化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湛江灣實驗室項目經理王宏說,
平臺上層建筑采用大跨箱梁設計,
主要功能設備集中布置,
通過降低干舷、升高上建,
減少鋼料重量,節省建造成本
據王宏介紹,該平臺的基礎功能主要包括自動沉浮升降、綠色能源供給、人員居住休閑、陸海遠程通信等,配備飼料智能精準投喂、養殖魚群監控識別、養殖環境感知、養殖光控等智能化養殖系統;可同時開展6種不同階段、不同魚種、不同工藝的養殖科研和生產任務;可解決多能互補能量最優控制問題,日常作業基本實現“零碳”綠色目標。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