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爾濱”走紅后,黑龍江回禮蔓越莓引發了一場民間“全國農業大摸底”,其中有重慶網友拿出了當地養殖的澳洲龍蝦。隨著話題熱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網友都發現了本地養殖的澳洲淡水龍蝦,甚至就連新疆也有養殖。
從外表上看,這種澳洲淡水龍蝦全身偏青藍色,所以也有人叫它澳洲小青龍。但目前市場上這種蝦還相對比較罕見,甚至電商平臺上有賣家將其作為寵物蝦進行售賣。
界面新聞注意到,在小龍蝦養殖與加工產能日趨擴大,利潤卻逐漸減少的背景下,小龍蝦產業鏈上下游都自發地開始尋找起了升級產品,而澳洲淡水龍蝦就被視作了小龍蝦的補充和產業升級的希望。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分會秘書長蔡俊對界面新聞介紹,小龍蝦下市之后,做小龍蝦餐廳在冬天可能會選擇凍蝦,或者像長沙文和友會做活蝦囤養基地,以此來實現四季供應活蝦。而澳洲淡水龍蝦上市的時間在小龍蝦下市之后,也是小龍蝦的替代品。
“目前澳洲淡水龍蝦養殖主要集中在傳統小龍蝦消費區域,像安徽、湖北、湖南、浙江、云南、重慶、四川這些區域都有養殖,相對小龍蝦養殖來說還比較分散。”蔡俊說。
那么,這種全身偏青藍色的澳洲淡水龍蝦能實現產業升級嗎?
據蔡俊介紹,澳洲淡水龍蝦其實國內推廣很長時間了,最早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開始做苗種孵化及繁育研發。
但澳洲淡水龍蝦遠不如小龍蝦成功。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分會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已達到了2900萬畝,產量約300萬噸。從規模上看,就連大閘蟹也無法與小龍蝦媲美。上海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成永旭此前對媒體介紹,近年來全國大閘蟹的產量穩定在70萬至80萬噸。
蔡俊對界面新聞介紹,小龍蝦能發展起來,得益于其不需要種苗,農戶可以自繁自養,但澳洲淡水龍蝦的推廣受到種苗供應的限制。
澳洲淡水龍蝦屬于熱帶蝦類,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2-32℃。
“這種蝦在國內不能越冬,養殖需要不斷購買種苗,由于原產地在澳大利亞,目前由于有限制,種苗無法進口,國內的種苗主要集中在廣東和海南,一年供應量在幾億尾,種苗從海南、廣東向北運輸,成活率也會受到影響,也限制了產業進一步的發展。”蔡俊表示。
恒兆藍龍(廣東)水產有限公司在水產自媒體“水產前沿”介紹,目前國內種蝦主要是近親種,多是從商品蝦中選購回來的,其最大的問題是蝦苗質量一代不如一代,養殖過程中損耗率會比較高,生長速度慢,往往給養殖戶造成比較大的損失。
正因為受到上游種苗端的限制,澳洲淡水龍蝦養殖難以在國內大面積鋪開。最近幾年,不少企業也開始嘗試從種苗端對澳洲淡水龍蝦的繁育進行突破,把種苗的研發突破作為自身的商業壁壘。
像是自2003年就開始布局種業的海大集團旗下的海興農集團從2019年開始研究澳洲淡水龍蝦,從而實現了全年供應苗種和成蝦。
最早將澳洲淡水龍蝦的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則通過與企業合作,將科研和產業結合,進行澳洲淡水龍蝦的商業化。
恒兆藍龍(廣東)水產有限公司則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淡水研究所進行了種質選育相關的合作。
而隨著小龍蝦養殖加工趨于飽和,養殖收益下降,不少小龍蝦養殖戶開始轉而養殖起了澳洲淡水龍蝦,或者采用一種小龍蝦和澳洲淡水龍蝦輪養的方式,來作為小龍蝦養殖的補充。
“由于小龍蝦整體養殖效益下降,民間也開始自發尋找新的品種來進行養殖,像澳洲淡水龍蝦因為受到種苗限制,產能沒有大范圍擴大,價格相對就比較穩定,養殖利潤還是比較可以的。”蔡俊表示。
如在上海周邊,每年5月至11月是小龍蝦大棚的空窗期,5月前后棚內小龍蝦繁養結束后就有養殖戶利用這段時間來養殖澳洲淡水龍蝦。此外,一份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蝦蟹產業創新團隊的《對蝦育種與養殖技術》課件也推薦用澳洲淡水龍蝦進行稻蝦立體種養。
蔡俊甚至還發現,2023年因為大閘蟹行情不佳,也有的大閘蟹養殖戶做起了澳洲淡水龍蝦養殖。
但新品種的商業化還面臨其它難題。與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進行合作的浙江福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提到,規模化養殖是新品種能否順利商業化的關鍵。
蔡俊對界面新聞解釋,目前澳洲淡水龍蝦主要是民間自發去養殖,沒有形成明顯的聚集效應,可能因為養殖面積分散,產量不夠穩定,而無法形成穩定的供應,這也是制約澳洲淡水龍蝦全面鋪開的原因之一。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