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龍蝦肥
經過一個冬季的蟄伏
眼下,又到了吃小龍蝦的美味季節
近日,浙江市樂清市
芙蓉、柳市、翁垟等地
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里
稻田小龍蝦迎來了豐收季
4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柳市鎮曹田后村的樂清稻漁生態養殖基地,只見身穿下水褲的工人們在連片的小龍蝦田里,剛將固定在木樁上的籠結取下,一節一節收起地籠。隨即,一只只體形飽滿、活蹦亂跳的小龍蝦被倒入筐中。
看到水稻田里竟然撈出了小龍蝦,路過的村民欣喜地圍了過來,工人將小龍蝦按照大中小的規格進行分揀、裝筐、過秤、裝車發貨,現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這兩天,每天捕上500公斤左右,許多外地收購商搶著要。”該合作社負責人何國靜告訴記者,這片田里的小龍蝦是4月1日開籠,可供應到本月底,目前批發價在70-74元/公斤,開籠以來最高賣到了80元/公斤左右。在曹田后村兩委支持下,這批次小龍蝦于去年底投苗,待小龍蝦采收完畢,正好趕上5月初早稻插秧,從而最大化盤活冬閑田,實現稻蝦輪作。
何國靜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稻蝦共養模式下,每畝水稻田可產小龍蝦125公斤左右,按照今年行價,畝均增收5000余元。
同樣喜獲豐收的還有樂清市螯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碎兵。2021年,其在芙蓉鎮山外村流轉了130余畝水稻田,試養稻田小龍蝦,被業界稱為“樂清稻蝦輪作第一人”。3年間,其合作社已在芙蓉、柳市、翁垟等地開設養殖基地,面積達1100余畝。
據他介紹,當前國內小龍蝦主產區湖北等地受天氣寒冷的影響,早春出蝦率少。而樂清市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溫度適中,雨量充沛,獨特的氣候優勢適合小龍蝦越冬生長,彌補早春主產區不出蝦的空缺,有錯峰高價的優勢。
2021年在市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孫碎兵開啟了稻蝦共養的致富路。
“這個基地四周山林環繞、氣候適宜,水資源豐富,是小龍蝦養殖的‘天然氧吧’,出產的小龍蝦品質好、很干凈,加上本地蝦活力夠,利于運輸,一上市就得到了好評。”孫碎兵說,稻蝦共養模式,通過蝦為稻‘除草、增肥’,稻為蝦‘供餌、避害’,不僅能在原來單一產業基礎上實現增收增產,還能讓小龍蝦幫忙消滅田間二化螟等危害性幼蟲,相應減少農藥、化肥等生產成本的投入,改善土壤肥力,兩者種養結合堪稱“天作之合”。第一年其基地小龍蝦均價在44元/公斤左右,去年2月最高價一度達到140元/公斤。今年受冷空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價格有所下滑,但他相信,在技術加持下,稻蝦共養必有一番大作為,可帶動更多農戶致富。
隨著稻蝦共養技術日益成熟,目前,樂清全市已投入建設優化的稻蝦田1500余畝,年產小龍蝦約195噸。稻蝦共存的模式在不影響糧食產量的前提下平均畝產小龍蝦150公斤,稻田的畝均利潤增加近萬元。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樂清在推進種養技術指導的同時,還將在品牌打造、農旅融合等方面繼續探索,帶動小龍蝦產業逐漸從傳統養殖,向節慶、旅游、直播拓展,同時探索稻蟹共生新模式,實現“畝產增收、農藥減量、生態環保”的三贏模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