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蟲是廣東有名的佳肴之一
被稱為“軟黃金”
也被稱為稻田里的“冬蟲夏草”
是不少老廣食客的心頭之愛
其色金黃帶紅雜綠
蟲身豐腴,行動緩慢
樣子“可怕”,但味道鮮美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好吃又會吃的老廣
有一百種方法吃禾蟲
可蒸可燉,可煎可炸
做成禾蟲飯、禾蟲蒸蛋、
酥炸禾蟲、禾蟲湯……
其實,禾蟲在陽江試點養殖
已經有好幾年了
資料圖 陽西縣程村鎮黃什禾蟲養殖基地 李向東攝
資料圖 江城區城西沖表育苗基地 李向東攝
資料圖 陽東區大八周亨村禾蟲養殖基地 陳建華攝
近日,陽江禾蟲養殖產業發展
有了新進度
組建了專業的博士團隊
進行高產攻關
成立博士站進行高產攻關
4月16日,廣東稻花禾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揭牌儀式暨2024年“水稻+禾蟲”高質高效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培訓班,在江城區城西街道阮西村舉行。
陳興漢向學員講解禾蟲養殖技術 譚興孚攝
記者獲悉
博士工作站落戶
阮西村禾蟲科技園后
將進行高產攻關
努力實現
畝產禾蟲300公斤的目標
廣東稻花禾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廣東省博士工作站”位于阮西村禾蟲科技園,目前主要研究人員是來自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的陳興漢、楊蔚和司圓圓3名博士。
工作站將通過鞏固提升禾蟲種質資源保護、新品種培育、工廠化人工育苗、“水稻+禾蟲”生態種養等方面的生產優勢和品牌優勢,持續開展國內外禾蟲親本引進、原良種基礎群體保存、繁育家系構建、苗種擴繁等研究工作,破解禾蟲種源“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
廣東稻花禾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他退休后回到阮西村,看到家鄉有很多丟荒田,于是在2021年成立公司,并引進陳興漢博士團隊,通過“水稻+禾蟲”綜合種養模式改良土壤,打造綠色稻米品牌,產出優質禾蟲產品。
接下來,公司將加大科技投入,并在工作和生活條件上為博士工作站科研人員提供支持,讓他們安心在這里工作,不斷研發出新成果。
打造“水稻+禾蟲”綜合種養模式
目前正是禾蟲生產高峰季節
記者在阮西村看到
“水稻+禾蟲”綜合種養示范基地里
不少農戶在田間
進行禾蟲投苗和插秧工作
生長在稻田里的禾蟲 陳建華攝
陳興漢介紹
省里把“水稻+禾蟲”綜合種養模式
作為新質生產力進行培育打造
陽江作為廣東省三大片區之一
成立博士工作站
就是為了給禾蟲產業發展
提供科技支撐
陳興漢說,未來幾年,博士工作站將凝聚一批高端科研人才,進一步聚焦禾蟲人工繁殖及遺傳育種、“水稻+禾蟲”綜合生態學、禾蟲營養學、禾蟲功能產品開發等方向開展科研攻關。
禾蟲是土壤衛士
通過“水稻+禾蟲”綜合種養
不僅能促進農田復耕
增加水稻種植的效益
還能促進土壤改良,一舉多得
農戶正在插下秧苗培育禾蟲生長 陳建華攝
陳興漢帶領團隊開創或改良了
四種禾蟲生態增養殖模式:
“水稻+禾蟲”綜合種養
“海水稻+禾蟲”灘涂增殖、
“魚蝦+禾蟲”池塘立體養
和大棚工廠化高密度養殖
目前,他們團隊將這項技術進行推廣,直接提供禾蟲苗的種養面積超過1萬畝,輻射帶動種養面積3萬多畝,帶動禾蟲養殖產業產值超6億元。
期待在專業團隊帶領下
陽江禾蟲種植產業
畝產300公斤的目標
早日實現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