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福建新聞網寧德八月十九日電 (鄭長靈)在國家農業部最近公布的首批四十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名單中,福建寧德官井洋榜上有名。這是福建致力恢復瀕臨滅絕的野生大黃魚種群的又一積極行動。
福建海洋漁業部門專家對此拍手叫好。福建寧德海洋漁業部門人士十九日此間向記者表示,官井洋大黃魚保護得到國家的支持非常重要,這里的野生大黃魚種群有希望得到進一步的恢復。
大黃魚俗稱“黃花魚”,香港、澳門等地稱之“黃花小姐”,屬于亞熱帶海域的洄游性魚類,原居中國海洋四大主捕對象之首,在中國及太平洋西部海洋漁業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上世紀七十年代前,浙江的舟山與福建的閩江口均是重要的大黃魚漁場,后因濫捕,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黃魚資源幾近枯竭。
獨特的地理以及水流,使得寧德的官井洋成為中國唯一的內灣性大黃魚產卵場。據介紹,官井洋大黃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位于寧德蕉城區及霞浦縣三沙灣一帶,包括一個核心區和兩個實驗區,總面積一萬九千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三千五百公頃、實驗區面積一萬五千五百公頃;核心區特別保護期為每年三月至十二月,主要保護對象為大黃魚。
寧德海洋漁業局大黃魚協會韓承義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成功研發大黃魚人工養殖技術后,大黃魚現已成為中國最大養殖規模的海水魚類和八大優勢出口養殖水產品之一。為拯救瀕臨枯竭的大黃魚資源,寧德各方面正積極行動,野生大黃魚種群的恢復指日可待。
近年來,寧德有關部門越來越重視野生大黃魚種群的恢復,去年和前年在官井洋大黃魚繁殖保護區就分別投放了五十萬和六十萬尾子二代大黃魚苗。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