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8月13日凌晨4點,街道上還一片寂靜,巢湖西壩口數十艘漁船早已靠岸,每艘漁船都滿載了數千斤的毛魚,在燈光下閃著銀光。漁民們滿臉欣喜。
封湖達6個月的巢湖自8月10日開禁,迎來了一年一度最大的漁汛,開捕僅幾天,漁民們就明顯感到今年的毛魚產量比往年有提高。
捕魚已有60多年的漁民金師傅說:“去年一只小船一天最多只能捕一二千斤,這幾天,每只小船一天都能捕二三千斤,有時更多。這是毛魚產量多年下滑以來首次出現回升!背埠袧O業管理局車家莆局長告訴記者,巢湖1983年就開始實行禁湖,這幾年禁湖的力度更大,去年他們在控制捕撈強度的同時,對漁民的捕撈工具也做了嚴格規定。為給魚類繁殖創造條件,在魚蝦繁殖期,還特地制作人工魚巢,向巢湖中投放魚苗等,這些都為巢湖漁業好轉提供了條件。
巢湖毛魚古稱刨花魚,傳說是由魯班修建巢湖中廟時刨出的刨花所變而得名。毛魚游速快,肉細嫩,肥而不膩,與巢湖銀魚各有千秋。記者了解到,現在的巢湖毛魚和以前相比,個頭越來越小,早已不再是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了。當天在現場,記者看到拉著上千斤毛魚的三輪車來回穿梭。靠毛魚喂毛蟹多年的胡師傅說,現在一般的飼料都要好幾毛甚至一塊多錢,比毛魚還貴,而且毛魚新鮮有營養,很多養殖戶早已把毛魚當成毛蟹的美味了。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