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連日來,在山陽縣色河鎮街道村200畝西洋百合基地里,技術人員正在忙著指導藥農采摘成熟的果子。有了科技的支撐,該村引進推廣種植的西洋百合在今年獲得了豐收,預計獲利36萬元以上,戶均增收3000余元。
為了加快科技推廣進程,山陽縣今年選派了21名科技特派員進駐10個基地鄉鎮和8家龍頭企業,通過現場講解、示范引導、入戶面授、集中培訓等形式,確保了98%的項目得到實施。目前“上店子朝安手工掛面”、土雞蛋、食用菌等農特產品的品牌效應日益顯現,成為促農致富的好項目。水保科技特派員蔡英有積極推廣“地膜蓮菜立體種養業工程”,使該縣水產養殖步入新的發展歷程。
結合中藥現代化科技示范縣建設,山陽縣經引種試驗成功的白花丹參、西洋百合等新品種已分別在高壩、色河、板巖、小河等鄉鎮建立了示范基地,新發展規范化種植1萬余畝。縣上聘請了西農大專家教授與醫藥企業合作,全面開展了骨干品種提純復壯、良種繁育野生馴化等課題研究,并推行“科研+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實現骨干中藥材訂單種植1萬畝。在積極開展的全程科技服務中,僅通過“965110”熱線電話已先后42次解決藥農生產和銷售中的難題。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