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消息:山東省高青縣沿黃有低洼鹽堿地近10萬畝,今年以來該縣不斷加大對水產業的支持和開發力度,加大投入,推廣實施漁業科技項目,促進了水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5.1萬畝,水產品年產量達1.8萬噸,產值實現1.5億元,占全縣農業總量的10%以上。主要生產指標居全省淡水漁業縣前列,是全省十大淡水養殖重點縣之一。
一、加快標準化基地建設。通過合理規劃和布局,確立了3000畝羅非魚標準化基地和2000畝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經過一年的努力,目前,3000畝羅非魚標準化基地通過了省級認定,2000畝水產養殖健康示范區也通過省專家的評審,被省海洋與漁業廳列入全省20處示范區建設之一。正在實施的萬畝綠色水產養殖基地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十大”殷實小康工程之一,基地建設項目正在順利實施。
二、實施5000畝舊漁塘改造。該項目系省海洋與漁業廳確立的舊塘改造項目,總投資230萬元,規劃建設道路7條,10000米;深挖溝渠4000米;改造舊塘2000畝;整理臺面1400畝,新建改建管護房45間,建橋5座。目前該項目工程已順利完成,通過市水利與漁業局、市財政局驗收,并報省海洋與漁業廳及省財政廳。
三、加快產地和產品認證,提升水產品市場競爭力。目前該縣萬畝無公害水產品產地得到省級認定,去年申報的草魚、鯉魚、鰱魚、羅非魚、淡水鯧5個品種得到農業部無公害水產品認證,大蘆湖養殖的草魚、鯉魚、鰱魚、鳙魚、鯽魚5個品種也通過了國家有機產品認證,進一步提升了全縣水產品的質量等次,并成功注冊了“大蘆湖”牌水產品商標,水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
四、推廣實施“三安”養殖和管理模式。去年該縣與北京三安生物養殖科學院合作,利用他們生產的生物制劑和藥物,成功地實施了500畝南美白對蝦養殖,產品全部由三安公司回收。實踐證明利用“三安”養殖和管理模式能提高效益3到5倍,單產達到500公斤,畝純收入達到1萬余元,今年該縣南美白對蝦已推廣到7000余畝,訂單漁業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
五、建設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農業部及省海洋與漁業廳規定,凡水產品年產量在萬噸以上的區縣必須建立水生動物防治站,全縣水產品年產量達到1.8萬噸,今年初該縣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項目已得到農業部批復,項目投資150萬元,項目建成后可自主完成對水產品進行安全檢驗和檢測,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該項目近期開工。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