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消息:今年初的冰凍災害發生后,江門市新會區、臺山、開平、鶴山等市積極扶持當地的水產養殖業,養下一批生長迅速的南美白對蝦,經過4個月的養殖,災后第一批南美白對蝦上市,而且價格比去年同期升了三四元,相對理想的價格使江門五邑地區的水產養殖戶心里舒坦了許多。
記者近日重訪重災區江門市新會區沙堆鎮,水產養殖大戶曾社錦告訴記者,災后他不再養熱帶淡水石斑和河豚魚了,改養30畝南美白對蝦,上月底這批白對蝦全部上市,大約有20萬元的收益,但相對于年初過100萬元的損失,這次的收益只能算是一點彌補。記者在沙堆鎮梅興村委會了解到,為了扶持受災水產養殖戶盡快恢復生產,江門市政府決定,由市、縣(區)兩級財政安排400萬元,作為貸款貼息補助專項資金,啟動水產養殖業救災復產貼息貸款工作。經過有關部門近3個月的努力,江門全市有1331戶受災水產養殖戶得到政府貼息扶持,獲得銀行貸款達6533.17萬元。這筆貼息貸款對受災農戶迅速恢復生產起到了關鍵作用。梅興村的50多戶養殖戶在獲得政府的200多萬元貼息貸款后,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村里的1300多畝受災魚塘均已在4月底5月初投放了魚苗。村支書告訴記者,年初的寒潮是50年一遇,政府也是首次向水產養殖業提供貼息貸款,梅興村養殖戶每戶最多獲得了5萬元的貼息貸款,這對增強養殖戶的信心,對養殖戶恢復生產很有幫助。沙堆鎮農業辦公室主任告訴記者,作為重災區之一的沙堆鎮,災后獲得了各級政府的貼息貸款,全鎮補養了5000畝南美白對蝦、黃骨魚、羅氏沼蝦、河豚等速生水產品,目前全鎮的水產養殖量已達到了災前的水平。
水產養殖業正在逐步恢復,但今年生產資料的大幅升價卻為災后復產設下難題。今年的水產養殖戶普遍投訴魚蝦飼料升價厲害:今年頭六個月已漲價三次,由每噸5000元升到現在的5800元。飼料的大幅漲價,使水產養殖戶災后復產的短期收益大打折扣。水產養殖戶說,由于水產養殖戶都是千家萬戶分散養殖,沒有自己的農牧漁業協會,因此飼料加工業協會聯合起來漲價,將國際糧價上漲的成本全部轉嫁到養殖戶身上,這樣將再次打擊農業水產養殖業的種養積極性。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