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農村報訊: “政府批1100元,尹解端實支330元。”尹生。
“政府批830元,尹解端實支250元。”尹平。
“政府批540元,尹解端實支160元。”尹華。
……
7月26日,雷州市覃斗鎮著名的漁港流沙村里,尹生等100多位漁民在一張紙上寫下上述“交易額”。這場交易中,買賣雙方都是流沙村民,交易對象則是一張張寫著各種金額的“魚苗卡”。
魚苗卡風行打折賣
原來,在遭遇去年8月11日百年不遇的洪水后,今年3月,雷州市對所有受災漁民下發第一批122萬的“救災復產魚苗卡”,流沙村受災漁民憑身份證就可到指定的魚苗場免費領苗。
然而,由于政府分給流沙村的魚苗還不到受災前自有量的1%,在復產無望的情況下,漁民便選擇了把魚苗卡打折出售,只希望“用魚苗卡換點飯錢”。一些精明的養殖大戶抓住不用災民本人親自領取魚苗卡的漏洞,趁機收購災民手中的魚苗卡,“但在價格方面要打折”。許多災民急于出手,紛紛成交,由此催生出一個火爆的救災指標交易市場。據知情人透露,今年4月到6月,流沙村將近80%的災民已將手中的魚苗卡折換成了現金。
在流沙村,養殖大戶尹解端和余門僅用幾天時間,就將流沙全村幾百戶災民的魚苗卡全數收羅進袋。
尹解端坦承,他的確有收購魚苗卡的行為,但魚苗卡都是村民自愿賣出的。購魚苗卡的目的是多拿點免費苗,由于他是養殖大戶,政府給的那點魚苗根本不夠他復產使用。
尹解端的收購價都是折扣價,根據賣卡人和他的親疏關系決定折扣多少,“關系好就給多點”。
參與交易的村民透露,流沙村的魚苗卡平均收購價為卡面價格的三成。換言之,雷州市漁業局下發的魚苗款有七成左右被收購者“消化”掉了。
魚苗款被蠶食的后果之一就是,流沙村的災后復產水平極低。村民估計,“有一成的人能復產就不錯了”,流沙村主任尹威確認,以前在流沙灣約有1400多戶村民養魚,但是災后復產僅為200多戶。
據村主任尹威介紹,覃斗鎮分配給流沙村的第一批救災苗指標為272136元,已下發9成以上。對于村民私賣魚苗卡的行為,村委會有所耳聞,但并不清楚具體情況,“這是漁民自發的行為,我們無法干涉”。
流沙村并非覃斗鎮的特例,在該鎮沿海的下海、后洪等受災村,也出現魚苗卡買賣的市場。附近的烏石、龍門等鎮的災民也紛紛仿效覃斗鎮的做法。
雷州市西線沿海的覃斗、烏石等鎮是該市漁業養殖重鎮,魚苗卡交易風行后,雷州漁業的復產率尚不足災前的兩成。
代領魚苗助長交易
對于漁民買賣魚苗卡的行為,雷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高局長表示,他也聽說過,但“沒料到會有現在這么嚴重”。
今年1月,雷州市漁業局將財政救災補貼金122萬元進行政府招標采購,用于購買魚苗和網箱幫助災民復產,結果“雷州市鴻生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和“雷州市海威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中標。
“我們給兩家企業強行規定,救災魚苗必須是本人拿身份證和魚苗卡來領。”高局長說,后來兩家企業均反映,有的漁民因為分配的金額過低,不愿意坐車去魚苗場領苗,希望由親戚朋友代領。“我們最后同意漁民不必親自來領,但代領人必須帶上魚苗卡原主的身份證復印件,這屬于工作中的靈活變通。”
高局長認為漁業局在監管方面的確出現了疏漏,不應該允許企業只憑魚苗卡和身份證復印件就發苗,以后要加強監管。“一旦查實有人打折買卡牟取私利的行為,一定會嚴肅查處。”
分管漁業的雷州副市長周才達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救災卡下發前,就規定企業發苗一定要見到漁民本人,如果是企業不按章辦事,就中止合作;如果是收購者的問題,就要依法查處。”
鎮府兩度打擊復產
根據今年雷州市漁業局的救災資金政府采購計劃,122萬元采購資金有較大部分要用于網箱和魚排的采購,用于幫助漁民重建復產,其中覃斗鎮分配額為31萬多元。
但不知何故,覃斗鎮府今年6月突然給雷州市漁業局打報告,要求將采購網箱和修補魚排的31萬資金全部轉為采購魚苗。在經雷州市副市長周才達批準后,漁業局同意了該鎮的請求,并隨即將31萬資金改為魚苗款下發。
流沙村民紛紛表示,此舉雖然增大了魚苗的供應量,但受損的網箱卻無錢修補。“魚苗再多又有什么用,沒有網箱拿什么養魚?”
于是,當第二批改變用途的魚苗魚苗卡送到流沙村民手上時,多數村民還是如法炮制,折價賣給了收購者。
對于覃斗鎮府改變資金用途的行為,高局長認為經過了上級批準,是符合規范的。周才達副市長則稱,覃斗鎮說明了改變的理由,“我就批準了”。
據調查,除覃斗鎮外,雷州市用于網箱修補的資金已經全部按照使用性質下發到各個受災鄉鎮。
村民認為,鎮府此舉在客觀上助長了交易市場的壯大。如果這些資金能夠用于網箱修補,漁民復產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正當村民質疑鎮府行為不考慮實際需求的時候,有災民從雷州漁業局得知:今年4月,政府采購的第二批救災魚苗也已經完成招標,并全部下發到了各鎮。但覃斗鎮流沙村和下海村領取了第一批魚苗的災民,沒有收到第二批魚苗卡。
雷州漁業局副局長戴恩秀表示,的確存在村民所說的第二批救災苗款,這批款為中央財政直撥的救災補貼,共90萬元,已經辦理了政府采購,并全數下發到各鎮,其中覃斗鎮為34萬元。
對于村民未收到魚苗卡的情況,覃斗鎮領導解釋說,“第一批補貼基本分配給了‘網箱養魚戶’,第二批則大多向著土塘養魚戶傾斜”,這主要是考慮補貼平衡。
對于這種說法,多數村民表示不同意,“第一批救災苗款本來就少,第二批為了搞平衡分給不相干的人,更加攤薄了救災款。即使每人都能分到一點苗,數量太少,復產還是無法進行。”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