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舟山網消息:今年嵊泗貽貝“牛”勁十足:眼下已進入貽貝收割旺季,但嵊泗各加工企業開出的貽貝收購價,卻一直保持在一個月前開割時的每斤5角5分左右的高價。嵊泗華利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定華向記者坦言:“今年要想把貽貝收購價壓下來有點難。”
記得2006年,嵊泗貽貝曾出現收購價降到1角1斤都沒人要,以致萬噸貽貝差點傾倒大海。為何2年后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境遇?嵊泗縣枸杞鄉副鄉長於其平表示,應歸功于養殖思路的改變。
於副鄉長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嵊泗貽貝養殖追求規模效應,側重在養殖產量上做文章,結果最終陷入供過于求的境地。2006年下半年開始,嵊泗貽貝開始實行計劃養殖,使養殖數量與市場需求對接,不僅養殖戶所養貽貝被全部“消化”,而且加工企業的貽貝庫存量大大減少,至今年5月,像枸杞鄉這樣的貽貝加工重點鄉鎮,大多水產企業貽貝庫存量也都歸零。去年下半年,嵊泗貽貝養殖又采取“穩量求質”的思路,重點在優質高效上下功夫,通過引進優質苗子,發展深水養殖,使得貽貝顆粒明顯大于往年。
“質好不愁沒人買。”枸杞鄉養殖漁民老孔對記者說,“以前,養淡菜只想著數量多一點,結果產量交關多,但顆粒很小,只好求著加工企業收購,價格被壓得低一點,也無話可說。現在,淡菜養得又肥又大,如果企業不收購,就自己曬淡菜干,照樣可以賣個好價錢。現在我們不再求著要企業收購了,收購價自然低不下來。”
盡管收購價居高不下,但加工企業卻是一個勁地“搶購”。
地處枸杞島的嵊泗華利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定華介紹說,由于今年貽貝顆粒大,外商相當看好,出口渠道增加了不少,不僅韓國、俄羅斯的一些老客戶紛至沓來,而且,冒出了烏克蘭、印度等國的好多新客戶,貽貝出口訂單絡繹不絕。為此,他們專門花200萬元新增了一條生產線,加緊加工貽貝,但還是很難滿足出口需求。
位于嵊山的嵊泗縣翔遠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信國也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公司也收到了好多訂單,估計出口價格不會低,所以,貽貝加工數量越多,企業創造的利潤就會越多。”現在,這家公司也每天趕往枸杞“搶購”貽貝。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北方的一些水產企業也紛紛到嵊泗收購貽貝,據說,這些企業都在做貽貝罐頭,也看中了嵊泗大顆粒貽貝,而且需求量相當可觀。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