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秋天,上海市民驅車到陽澄湖鎮,將無法登上水上蟹舫,邊泛舟邊品蟹。記者日前從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鎮環境衛生管理站了解到,為了防止船上的生活垃圾污染湖泊,該鎮的餐船已于近期全部停止營業。而與之齊名的昆山巴城,則早在2005年就讓所有餐船“上岸”。這兩大“品蟹勝地”在叫停水上餐飲業上先行一步后,其它水上餐船命運如何?據蘇州市環保局透露,全面禁止陽澄湖水上餐廳的措施已在醞釀之中。
經營者“上岸”改做農家樂
蘇州市相城區的陽澄湖鎮,是與昆山巴城齊名的“品蟹勝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周邊的“品蟹族”都愛驅車前來,登上水上蟹舫,邊泛舟邊品蟹、吃湖鮮。不過為了保護水環境,今年在陽澄湖鎮已難覓餐船的蹤影。“陽澄湖是我們蘇州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因為擔心陽澄湖會像太湖一樣出現嚴重的環境問題,今年6月之前,我們已經把所轄的陽澄湖湖區內所有的餐船都取締了。”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鎮環境衛生管理站一位姓劉的負責人說:“其實早在去年,我們就開始著手取締湖邊‘看得到’的餐船。而今年,那些‘隱蔽’的餐船也一并停止營業了。其中對于有執照的經營者,我們給予了適當的經濟補償。”
陽澄湖鎮一位姓潘的副鎮長向記者透露,停止營業的餐船目前都停放在清水村,那些餐船經營者基本都已上岸改做“農家樂”。“這些農家樂一般都由政府規劃、設計,在清水村還特意出資配備了一整套污水處理設備。無論從生態還是景觀角度都更統一,方便管理。”
餐船收入多但恐污染環境
水上餐廳雖然滿足了游客邊嘗美食邊坐船賞景的愿望,也給經營者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但與此同時,也使陽澄湖的水環境面臨不小的壓力。
陽澄湖鎮一家農家樂的老板倪先生告訴記者,到了吃大閘蟹的旺季,他們家平均每天要接待50-60人。除了“十一”長假,周末從周邊地區駕車前來的“品蟹族”也不少。“我們雖然是做農家樂的,但也有餐船停在陽澄湖邊。客人如果在餐船上吃飯,我們會把菜端到船上現做,這樣可以比岸上多賺兩三百元的場地費。”他說。然而把船當成“廚房”后,船上的生活垃圾、污水就被直接排入陽澄湖,很容易造成湖泊的富營養化,從而引起藍藻的暴發。
昆山巴城餐船早已被取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另一個品蟹的熱門去處——昆山巴城也早已對水上餐廳說“不”。巴城鎮人民政府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早在2005年,當地就啟動了陽澄湖整治工作,將180多艘餐船全部遷出水域。這些餐船一部分被原地拆除,剩下的則由政府統一規劃到周邊與陽澄湖隔絕的小湖泊中經營。
據了解,除了陽澄湖鎮和巴城這兩個聲名在外的“品蟹勝地”,陽澄湖水域還涉及到好幾個城鎮。蘇州市環保局陽澄湖保護辦公室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還沒有相關的法規、條例禁止餐船在陽澄湖上營業,目前相關部門只是對整個水域內非法經營的餐船予以取締。陽澄湖鎮和巴城取締所有餐船的做法顯然是走到了前面。“不過今年6月5日開始實施的《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上明文規定,禁止在太湖流域一級保護區從事水上餐飲經營活動。為了進一步保護水質,參照此條例,我們也已向政府建議取締陽澄湖上的所有餐船。”這位人士表示:“但由于牽涉到對執證經營者進行資金補償的問題,相關的統一部署還在醞釀之中,尚未出臺。”
陽澄湖拆圍后,大閘蟹質量將更好
除了取締餐船、保護水環境,陽澄湖還年年“瘦身”,大規模縮減圍網養殖大閘蟹的范圍,今年更是減得最多的一年。相關人士表示,圍網拆除后,今年大閘蟹可能減產,但隨著水質的改善,大閘蟹的質量將更好。
據了解,陽澄湖圍網養殖面積已從高峰時期的14.2萬畝減到去年的8.06萬畝,如今更是只剩下3.2萬畝。在陽澄湖鎮經營農家樂的商家通常也是大閘蟹的養殖戶,倪先生告訴記者,在拆除圍網之前,普通養殖戶平均每家投放約2萬只蟹苗,而現在僅投放1.3萬只左右。“與往年相比,今年大閘蟹的產量肯定會有所下降。”他表示,“但是否會因此而加價現在還很難說,畢竟還要看市場反應。”
陽澄湖鎮環境衛生管理站的負責人也表示:“鎮上養殖戶的圍網養殖面積從去年的每戶30畝減少到現在的20畝,大閘蟹產量總體來說將有所下降。不過圍網養殖少了,陽澄湖水質明顯提高,大閘蟹的質量將越來越好。”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