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養的100多畝蟹和蝦,死剩下的還不足四成!廣東汕頭市金平區鮀蓮街道大場居委的盧先生說。據了解,今年以來大場居委數百蝦蟹養殖戶所養的蝦蟹出現大量死亡,養殖戶認為這主要與天氣有關。
當前本來正是牛田洋蝦蟹盛產的季節。記者近日來到處于牛田洋的大場居委時,卻發現該居委前邊數間原來專門在收購蝦蟹的檔口都關門了,攤檔門前用于養活蝦的水池空空如也。攤檔里邊用于裝蝦蟹的大桶基本閑置,只用一些小桶和小筐,整個檔口顯得空蕩蕩。
在此處開檔收購蟹和蝦的吳先生說,去年這個時候根本就無法找到空閑的時間,養殖戶早在門外排得滿滿的,一個多小時就收了數百斤蟹。“現在不行了,今天從清早到現在已開門營業了數小時,還收不到100斤。”吳先生臉露無奈,“收購的這些蟹和蝦幾乎不用運到別的地方去了,坐著就可以零售完”。
家里租了160多畝池養蝦蟹的盧先生說,去年這個時候,他家每天上午都可以運兩大桶蝦共400多斤過來等待收購,而這時在檔口等待收購的蝦蟹則已排了十幾米遠;現在因春季放養的蝦死亡的超過6成,每天送過來的蝦最多就是幾十斤。據盧先生介紹,他今年春季購進蝦苗就花了1萬多元,每天還得投入1000多元的飼料,每天的池租約為400多元。十幾天后,竟發現所養的蝦苗已死得所剩無幾!剩下的蝦養大后出售,才賣了1萬多元,飼料和池租根本收不回來了。池中混養的蟹也死了一大半,收成只為正常的兩三成。今年到天氣轉涼雖然還有數個月的養殖時間,但能收成多少已基本確定,全年最多也只是數萬元而已,而去年則收成了30多萬元。
多位養殖戶也連稱養殖的蟹和蝦多數無故死亡,目前因為不用進行捕撈而“無事可做”,收成估計比去年減少五六成。
蝦蟹為何會大量死亡?多位養殖戶都認為天氣變化無常是主要因素,而處于榕江和鮀濟河下游的這些養殖池,因水質受污染變差也是造成蝦蟹大量死亡的一個原因。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