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業報 訊:新西蘭在其遼闊的海域實行200海里經濟區,專屬經濟區海域面積達13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4大專屬經濟區,在開發利用漁業資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新西蘭的專屬經濟區海域每年商業性捕撈和養殖的魚、貝類約60萬噸~65萬噸,其中一多半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市場是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2003年度,新西蘭魚、貝類出口額為10.66億新元,是該國的第5大類出口產品,占其出口總額的約4%。
新西蘭專屬經濟區海域內既有淺海區,又有深海區,生長著上千種水生動物,其中可以商業捕撈的魚、貝類有上百種。產量較大的有新西蘭綠貽貝,藍色無須鱈魚、鯖魚、魷魚、鮪魚等,產量雖小但出口價值高的有巖龍蝦、鮑魚、桔連鰭鮭。由于新西蘭沿海未受污染,水質也很適合發展水產養殖業,目前主要養殖種類有太平洋牡蠣、新西蘭綠貽貝和鮭魚。水產養殖業的出口額目前約占新西蘭水產品出口總額的1/5。據業內人士預計,如果新西蘭遼闊而未受污染的水資源能夠更好地得到開發、利用,未來20年內新西蘭水產養殖業出口額占水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將上升到50%。
新西蘭國內的漁船隊近年來也在持續擴大。1998年以后,新西蘭國內船隊的捕撈量,已占到其總捕撈量的63%以上。隨著漁船及捕撈設備引入的不斷增加,漁業的生產效率在不斷提高,新西蘭投入漁業捕撈和養殖的就業人數在下降,而投入水產品加工的就業人數卻有了較大增長。新西蘭水產品加工業也獲得了相應的發展,經冷凍和加工出口的魚類、貝類產品所占比重持續增加。
為了實現漁業資源有效和可持續的利用,新西蘭自1986年開始對漁業捕撈實行一種配額管理制度(QMS)。根據《1996年漁業法》,新西蘭政府每年都要對專屬經濟區海域內的魚類、貝類資源進行科學評估,確定每個漁業年度(每年10月1日至下年9月30日)的可捕撈數量。在此基礎上,根據以往的捕撈記錄,在漁業公司之間分配主要的商業捕撈魚類的捕撈配額。捕撈配額規定了某一特定區域某種魚類的捕撈數量,配額持有者需交付配額使用費,配額也可以有償轉讓。新西蘭的公司一般得不到配額,但可以從其他公司那里購買或租賃。目前,新西蘭受捕撈配額限制的魚類、貝類已接近60種。
在新西蘭,負責漁業生產監督和管理以及漁業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的主管部門是新西蘭漁業部。在漁業部指導下,還設有一個行業性組織-———漁業產業理事會(SeaFIC)。SeaFIC代表行業利益,對漁業捕撈、養殖、加工和貿易、零售企業進行行業間的協調管理,包括向政府提供行業政策、技術標準、配額數量及價格、國際貿易談判等方面的建議,制定相關規則,以及在市場拓展、配額登記和轉讓、統計、信息、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詢和服務。
新西蘭歷史上就有一個保護毛利人權利的《威坦哲條約》。根據該條約的精神,在毛利人長期爭取下,新政府在1989年成立了一個毛利漁業委員會,規定新西蘭新增漁業配額的20%歸毛利人所有,由毛利人漁業委員會管理和經營。該委員會1992年更名為威坦哲條約漁業委員會(毛利文簡稱為TOKM)。目前新西蘭約1/3的商業捕撈配額由TOKM的支配。該委員會負責每一年所擁有的漁業捕撈配額的分配(發租)工作。1999年TOKM的年營業額已經達到3.24億新元,在新西蘭最大的200家企業中列第60位,資產列第36位。
新西蘭漁業捕撈具體管理體制比較復雜。所有在新西蘭海區經營商業捕撈的企業、團體或個人,都要申請捕撈許可證,進行漁船登記、捕撈作業區域登記和申領年度捕撈配額和可捕撈量。每一種魚類的可捕撈配額、配額費用等的計算都有一套公式。對非配額管理的魚種,也必須經申請獲得許可,領取每年可捕撈量并在指定的海區進行捕撈。獲得許可進行商業性捕撈的企業,要根據協議定期報告作業情況和捕撈的數量,交納有關的費用,等等。配額和年度可捕撈量的轉讓也必須提前申請和進行登記。目前,新西蘭的商業捕魚企業和漁船的登記、配額申領或允許捕撈量、配額的轉讓等,均由一家名為商業捕魚服務有限公司(FishServe)的企業統一承辦。想要進行商業捕撈的公司或個人,首先要成為FishServe的注冊客戶或委托人。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