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 訊:廣州市南沙區橫瀝鎮馮馬一村養蝦戶許植華承包了60畝塘養南美白對蝦,2007年,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他使用酵素菌技術和魚蝦肥,取得了畝純收入5000元的效益。
許植華分別在兩個塘進行對比試驗。1號塘灑酵素菌,用魚蝦肥肥水,每畝放蝦苗5萬尾。他勤施薄施,全程沒有施用凈水劑和殺菌藥物,卻沒出現對蝦浮頭和死蝦現象,對蝦成活率95%以上。4個月后收獲時,收蝦1750公斤,還能在塘里存約800公斤。他每畝獲純收入5000元,經濟效益顯著。
許植華的2號塘面積5.5畝,與1號塘是同期同一批蝦苗,放養密度一樣,卻采用常規方法管理。5月初,2號塘突然藍藻滿布,對蝦游塘,不吃餌料,每天塘邊出現幾十只死蝦。許植華即在2號塘施用酵素菌、魚蝦肥,三天后,藍藻沒有了,對蝦浮頭現象減少,恢復吃餌料,至5月23日后基本沒有發現死蝦。6月21日驗收時,2號塘已收蝦上市800公斤,塘內還存蝦約750公斤,平均畝產281.5公斤。2號塘的餌料相對減少,但藥物成本增加,純利潤每畝約630元。
在同等蝦苗同期放養、同等密度的情況下,1號塘全程施用酵素菌和魚蝦肥,養水效果好,蝦成活率高,生長快,節省了凈水劑、殺菌劑等藥物成本和部分餌料成本,純收益比常規管理的2號塘畝多收入4370元。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