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農業走規模化道路,在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方面繼續向沈馬線傾斜。”3月27日,姜堰市召開三干大會進一步明確:加快沈馬公路兩側高效規模農業項目建設,盡快形成全市乃至全省有影響的高效農業示范帶。去年以來,該市沈馬公路沿線新增高效農業面積近4萬畝,其中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5萬畝。
沈馬線高效農業長廊是市“5218”工程重點示范帶。該區域規劃東起婁莊鎮,西至華港鎮,沿線經沈高鎮、溱湖風景區、橋頭鎮、淤溪鎮、俞垛鎮,總長35公里。
無公害蔬菜種植是沈馬公路沿線鄉鎮的傳統農業項目。華港鎮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連片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蔬菜近10萬噸,產值超億元。該蔬菜基地平均畝效益5000元左右,其中設施蔬菜種植畝效益1萬元以上。去年,該鎮新增蔬菜種植面積1000多畝,新增設施大棚面積2000多畝。橋頭鎮組建菇業合作社,拓展蘇南和上海等地市場,蘑菇基地發展到700多畝,規模為全省最大,平均畝純效益突破2萬元。婁莊鎮去年引進投資100多萬元發展雙孢蘑菇種植,總栽培面積2.5萬平方米,效益可達100多萬元。沈高鎮雙星村新增大棚西瓜200多畝、大棚茨菇100多畝、大棚蔬菜種植100多畝,園區設施種植面積超過千畝。
特色瓜果種植項目得到更多農民青睞。溱潼、淤溪、俞垛、沈高等鎮引進外地客商或鼓勵本地能人發展水蜜桃、葡萄和西瓜種植。相鄰鄉鎮特色瓜果連片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在特色瓜果項目區內,花期可以觀景,果期休閑采摘,既是綠化造林,又是高效園藝,為生態旅游提供了配套產業。
去年秋播以來,在原有萬畝特種水產養殖基地的基礎上,沈馬公路沿線各鎮新發展提水養蟹面積近5000畝,為做大“溱湖籪蟹”產業打下基礎。沈高鎮河橫園區投資2000多萬元的觀賞魚設施養殖項目,設施魚池總面積達250畝,可望建成全省最大的名貴觀賞魚設施養殖基地。
目前,該產業帶內生豬年上市量可達12萬頭,奶牛欄存量360多頭,家禽出欄數達250萬羽以上,禽蛋日銷售量30多噸。
在溱湖風景區和溱潼古鎮旅游產業發展的帶動下,沈馬公路沿線生態度假、農家樂餐飲發展迅速。目前,沈馬線和溱湖大道兩側休閑垂釣設施近20處,農家樂餐飲十多家。據悉,今年沈馬線和溱湖大道兩側還將新增較大規模的休閑觀光農業項目十多個。
據介紹,姜堰市明確今年高效農業發展目標為,新增高效農業面積確保3萬畝、力爭4萬畝,其中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萬畝;新增高效漁業面積確保5000畝、力爭8000畝;畜禽規模養殖比重確保提升5個百分點、力爭7個百分點;培植做大120個“一村一品”特色單項基地,建成市級現代農業基地30個;申報認定農業“三品”10個以上。
編輯:羅成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資訊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