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泉港區后龍鎮上西村張文煌就開船出海收割海帶。張文煌告訴筆者,今年他在鄰近的峰前村租海域種了近3000條海帶,按照和村里海帶加工廠簽的購銷合同,估計能賺4萬多塊。
每年能收5萬元
“今年村民在外租了820多畝海域用來養殖海帶,銷售海帶加上到海帶加工廠打工,預計平均每個海帶養殖戶有5萬元左右的收入,明年計劃組織村民到惠安等地租海域種海帶,爭取養殖總面積超千畝,建設泉州市最大的海帶養殖基地。”上西村黨支部書記張如慶說道。
海帶養殖是上西村的傳統優勢產業,村民自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種植海帶,經驗豐富。上世紀90年代開始,因福建煉油廠10萬噸原油碼頭、泰山碼頭等重點項目建設需要,該村原先種養海帶的海域幾乎全被征用。為破解村民無海可種的困境,上西村兩委出面協調,幫助上西村海帶養殖戶到鄰近村租用閑置海域養殖海帶,并為海帶養殖戶統一進購海帶苗,解決養殖戶生產用海和進苗難題。
解決了就業問題
同時,村兩委對村里海帶加工廠進行技改,敞開收購村民海帶,生產出鹽漬海帶絲、即食海帶、烘干海帶等一系列產品,遠銷昆明、深圳、武漢等地。
“現在村里海帶養殖加工業形成良性循環,村民異地養殖海帶為海帶加工廠提供穩定的原料來源,而海帶加工廠不僅為養殖戶提供銷售渠道,而且還解決了村里200多名40歲到60歲婦女的就業問題。”張如慶高興地說道。
村路也變寬敞了
上西村村民賺錢有門路,住得也更舒服了。這幾年,上西村投入數百萬元用于公益事業:村里9條主干道都完成硬化、亮化,公廁按三級無公害化標準建設,90%的村民用上自來水,孤寡老人的水費由村財出資繳付,超過90%的村民加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今年,上西村計劃再投入100多萬多整治村里主要排水道———800多米的上西溪,通過清除淤泥、拓寬河道,修砌石堤等,防止周邊住戶受淹。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